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以及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是指导当代中国人行动的科学指南。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根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阶段真正能够生根、发芽、成长的沃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是深刻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基础,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提供了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人类生存、发展所遇到的共通性问题,具有不可否认的内在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形成的“道德至上”的思维模式和“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主与法治的方面,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突出表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文明以止”、“保合太和”、“天人合一”、“中正之道”、“礼乐之教”、“至诚天道”,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瑰宝,分别从国家、社会到个人三个层面全方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传统与现代的沟通方式。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之举,也是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举。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性,我们首先就要在理论资源方面梳理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萃取哪些思想精华。由此,本文并没有深入探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与方法,而是尝试从理论上扩充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从而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理论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