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思想原则,是我党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提出、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动态发展过程。反过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又决定并促进着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进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层面阐释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在同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斗争中提出来的,“文革”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进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过程中重新提出理论联系实际,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过程中使之得以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有着自己的哲学根据、丰富内涵、本质内容、实现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方法和实现途径。理论联系实际依据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二者的结合就是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情况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即“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联系实际在中国运用的根本特征,“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论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现过程包括内化、外化、升华三个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是调查研究;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改造主客观世界,强化“问题意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现途径。
我党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理性转变,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真谛。这种理性转变过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成功地指导了党的思想建设,使我党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坚持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