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现象十分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一股权结构是分不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共同信息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中各契约参与者的利益;反过来,企业中各契约的参与主体就会试图通过影响会计信息来谋求各自的利益,而企业内部的股权结构集中体现了各契约主体间的力量对比状况,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不同利益主体的控制权差异。因此研究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盈余管理,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治理,选择适合的股权结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盈余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分析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内在动机。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克服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传统分类存在的缺陷,引入最终产权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重新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成份性质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结合理论分析,本文采用基本琼斯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2005年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审计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现一种u型关系;当股权处于非常分散的时候,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盈余管理程度比较高。当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时候,由于受大股东控制,出于配股、再融资等动机,盈余管理的程度也比较高。这说明由于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问题的存在,使得股权集中度在偏低和偏高的时候,都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本文还得出结论:随着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的缩小,即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对盈余管理的程度的降低有正向作用;而且本文发现国有最终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而非国有最终持股比例和流通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其他文献
家庭伦理本位就是处理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的道德规范和根本行为原则.亲子关系是家庭伦理本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也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天然血缘联系.父母疼爱子女,子女孝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信用风险已通过一次次危机敲击着我们的神经。人们对信用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信用主体的商业银行潜伏着危机;新的债务主体不断增加、新的金融交易品种不
程颢继承孟子性善论,在《生之谓性》篇中将本体论引入人性论,对儒家人性论问题进行了升华,为人性善恶找到了理论支撑.对程颢《生之谓性》篇进行探索,是理解二程人性论,理解宋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文化意义、企业文化形成因素、比亚迪汽车和伏尔加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重大的影响,理论界和实践界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贸易国,双边货物贸易与日俱增。然而中美两国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到科技与国际环境的影响,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出口货物在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尤其在碳排放方面遭受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货物贸易中包含的隐含碳排放转移情况,就应该被放在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地位被认识。在生产与消费分开的情况下,确定
孟子和战国策士是战国时期两种不同类型的士人,在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诸侯善于任用“推一合十”的士人以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如此便有了王公贵族争相养士之风的出现.而孟子和
阴阳学说揭示了世界万物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规律.阴阳学说不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亦应是武术民间文化的理论,对武术的建立与稳步发展同样实际意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