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因商品流通得以产生,在漫长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成多种形式,银行信用便是其中一种。随着现代银行业的蓬勃发展,银行信用在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和金融交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成了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的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致使交易双方出现信用资质的变动,当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时就产生了信用风险。银行出现信用风险大多向不良方面发展,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具有区域属性的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但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不仅对客户群体和地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也给银行业带来信用危机。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信用风险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是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的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会引发其他风险的出现,甚至带来系统性风险,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本文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梳理了信用风险相关的概念、理论和信用评估的方法,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其次,通过使用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阐述当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第三,选取我国108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较完备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选取的10个财务、非财务指标完成筛选,然后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最后,以Logistic回归预测信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整体预测效果较好,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排名也符合实际现状,定量分析保留的6个指标表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业负债、异地扩张、资本充足率、吸收存款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因此,本文从资源禀赋、资本监管和负债状况三方面对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