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乡精准扶贫中双重瞄准机制冲突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24224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有效的瞄准受惠对象”是任何福利政策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瞄准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客观标准,还是村民的主观认知,精准扶贫都存在较大的瞄准偏差。具体而言,这种偏差包括存伪型偏差和弃真型偏差。其中,存伪型偏差是指非贫困的家庭反而获得了相关福利,而弃真型偏差是指真正贫困的家庭没有获得受惠资格。这样的现状不禁让公众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瞄准的偏差?现有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有的学者认为是贫困指标选择不当导致了瞄准偏差;与此同时,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瞄准的实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这两种解读视角与精准扶贫所涉及的瞄准方法息息相关。前者强调指标瞄准,即通过一定的指标确定受惠对象,而后者更看重社区瞄准,即由社区组织承担瞄准职责。然而,上述两类解释都忽略了,指标瞄准和社区瞄准在瞄准中并非是孤立的事实。相反,这两种方法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也就是说,包含指标瞄准和社区瞄准在内的这种双重瞄准机制或许存在内在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同样可能导致瞄准偏差,尤其是主观的瞄准偏差。考虑到过往的研究的局限,本文希望以双重瞄准机制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作为分析瞄准的切入点,为理解瞄准偏差提供新的视角。由于这些冲突可能具有的动态性和过程性的特征,定量的研究方法不能很好地驾驭。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尽可能地还原精准扶贫中双重瞄准的冲突及对主观瞄准偏差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以四川省L县W乡乡镇工作人员,W乡A村、B村村干部及村民等14人为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相关的文本和数据结果分析双重瞄准冲突存在的形式、对主观瞄准偏差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双重瞄准机制存在冲突。第二,这种冲突使农村社会普遍存在主观的瞄准偏差(包括主观存伪型偏差和主观弃真型偏差)。
其他文献
台北凹陷西缘及红台地区是近年来吐哈盆地稀油勘探重点区块,开展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综合利用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以及地震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开放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传统和非传统挑战也在叠加凸显。家庭农场的提出,为改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渠道。成都市作为我国农业示范基地,也在努力发展家庭农场,出来制定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之外,2017年还成立了成都市家庭农场协会,为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相较于成都市区域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家庭农场数量还是偏少。为
室外天气通常在烟、雾等气溶胶粒子的存在下能见度下降。这背后的原因是气溶胶粒子从物体表面散射反射的光线,从而导致光强的衰减。单幅图像去雾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不适定的
若最优控制模型中含有时滞项,则称其为时滞最优控制问题。近年来,时滞最优控制模型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生产、神经网络、化学反应等方面。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
创新型产品一般具有生产提前期长、销售季节短以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高的特性。在这类供应链中,常存在供需难以匹配的问题,导致供应链绩效表现不佳。已有研究表明,在应对需求不确定性方面,很多传统契约都能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尤其是期权契约具有较好地控制需求风险和灵活调整的特性,其中看涨期权契约通过赋予买方向上调整初始订单的权利,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很多学者将其应用到供应链中,作为一种解决措施被引入到非柔性供应
本文主要研究了带有执行器故障以及同时受到DoS攻击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其中本文第三章研究了在DoS攻击下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事件触发的无源性容错
机床热误差是由于机床受到热源影响结构受热膨胀导致的误差,在总误差中占据重要成分。热误差补偿研究中,建立热误差模型主要分为有限元法和数学建模法,机床由于受到内部热源
研究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以复发性、单侧、中至重度搏动样头痛为特征的头痛疾患,典型的偏头痛发作一般持续4至72小时,发作前可出现视野缺损及视物变形、感觉运动障碍
视听跨通道整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整合能够提高大脑对信息加工的速度和效率,促进我们对生活事件的整体性感知。但并非任何视听信息都会发生整合,视听刺激同时或相近时间呈现对跨通道整合十分重要。以往对视听跨通道同时性的研究都是在注视条件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扫视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扫视会缩短神经系统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潜伏期,将视觉刺激呈现时间的知觉提前,造成时间压缩和时序倒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贫困地区表现更为突出。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中国银监会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