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拮抗肌穴配合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探索在传统针刺与现代康复疗法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症状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对其疗效是否优于公认、肯定的针灸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疗法治疗该病症进行评价,得出科学结论。以期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 方法:基于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08例纳入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拮抗肌穴黄芪注射液水针治疗,对照组不加入水针治疗。水针治疗每两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进行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踝关节活动范围、患肢腓骨长短肌肌力Lovett分级、患侧肢体肌张力(选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改善情况的比较。 结果:经过相关统计学技术处理分析,本研究纳入的两组患者经治后,统计出总体有效率:治疗组为86.79%,对照组为76.92%。两组总疗效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组患者患肢Brunnstrom分期、踝关节活动度、测试肢腓骨长短肌肌力Lovett分级、患侧下肢肌张力(采纳修改的Ashworth痉挛)组内对比症状皆有明显缓解(P<0.05);治疗后两个组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期、下肢腓骨长短肌肌力Lovett分级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以认为在肢体功能恢复及患肢腓骨长短肌肌力提高方面,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患侧下肢肌张力(采纳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情况,经相关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均有效;但在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缓解肌张力增高方面,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 结论:1.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遗足内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患侧肌力起到重要作用。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疗法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患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肌力疗效肯定。2.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足内翻可以改善足内翻患者踝关节的活动度,缓解患肢肌张力增高的状态。3.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针刺与现代康复技术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有肯定的疗效,且患者容易接受,进一步深入探索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