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直播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特性形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guoxiandin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大田对比试验,品种为稻花香2号,在养分管理下,设置起垄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和移栽三种栽培方式,研究以前氮后移为基础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比较寒地直播稻与移栽稻生育进程、分蘖动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寒地直播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出苗期,移栽稻比直播稻晚31~32天,移栽稻率先进入幼穗分化期,相比之下,直播稻要较之晚10天左右,而在抽穗至成熟期直播稻又追上移栽稻4天,达到成熟期二者只差6天,最终与移栽稻一样直播稻也安全成熟,并且是活秆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四川省农业与科学研究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于1982年在石灰性紫色水稻土上建立的氮磷钾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中真菌的数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种植模式之一,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在云南省广泛分布于滇中、滇东北及滇西北地区。玉米//马铃薯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生物量和产量、田间配置、光照利用、病虫害、种间关系等,研究间作养分吸收对养分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玉米N0(0 kg/hm2)、N1(125 kg/hm2)、N2(250 kg/hm2)、N3(375 k
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引起的土壤质量下
菜地氮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氮肥易通过氨挥发、硝化-反硝化、地表径流和下渗淋洗等途径损失掉,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对环境产生极大压力。同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揭示其光合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麦碳循环体系中C3和C4途径共存,而这两个途径中的关键酶的活性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光合碳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为了探索氮肥调控与器官中的全氮含量和光合关键酶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不同器官光合关键酶活性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本试验在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氮肥追施时期调控下,对春小麦花后不同光合器官全氮含量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