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玉米/马铃薯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ric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种植模式之一,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在云南省广泛分布于滇中、滇东北及滇西北地区。玉米//马铃薯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生物量和产量、田间配置、光照利用、病虫害、种间关系等,研究间作养分吸收对养分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玉米N0(0 kg/hm2)、N1(125 kg/hm2)、N2(250 kg/hm2)、N3(375 kg/hm2),马铃薯N0(0 kg/hm2)、N1(62.5 kg/hm2)、N2(125 kg/hm2
其他文献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障碍因子,且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硼可以缓解铝毒,但由于硼铝作用的复杂性,硼缓解铝毒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根尖是对铝毒和缺硼最敏感的区
农田土壤有机碳(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组分的有机碳由于化学性质和存在方式等不同,其稳定机制和肥力功能不同,所以深入研究土壤有机
滨海复合湿地是在河流动力、海洋动力以及人为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海兴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动植物区系、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环境和
本文以四川省农业与科学研究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于1982年在石灰性紫色水稻土上建立的氮磷钾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中真菌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