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寻找完整—《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的“少数派”运动直接催生了边缘文化与非主流力量的崛起。在这场霸权与反霸权,中心与反中心,权利与反权利的持久的政治与文化的较量中,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性别政治与文化,以其强大的反叛意识及颠覆力量消解了几千年来人类关系、两性文化、两性秩序的定势思维。它力图重新反思人类历史,性别文化中的人为因素——那些我们曾经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伦理纲常中到底有多少是合理并合乎人性的,有多少是以“父”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将女性囚禁在有形与无形的暴力威慑下。女权主义写作正是在这一文化语境下参与到对人类及性别,历史与现状的集体反思中。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写作进入到我的批评视野。作为一个广泛涉及种族,性别,社会,历史与人性等领域的优秀作家,艾丽丝·沃克给我们的批评引入到了多样化的可能空间。而本文之所以选择《紫色》与其女权主义意识为锲入点深入艾丽丝·沃克的写作,其主要原因在于《紫色》这一作品本身的内容形式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它涵纳了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对自我种族与性别身份多角度的思索。作为黑人女性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紫色》的艺术成就使沃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 书信体小说《紫色》描述了父权制下一个破碎的世界,女主人公黑人女孩西丽通过给上帝写信,讲述自己受男人压迫的不幸遭遇,及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寻找自我,寻求两性完整共存的过程。《紫色》反映了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两性关系破碎的根源,及妇女通过姐妹情谊团结起来,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争取同男人的同等地位,在此过程中,男人也在自我反省中成长。艾丽丝·沃克是位女权主义者,为了区别其他女权主义者,她造了妇女主义者(womnism)一词,并指出妇女主义者指照人女权主义者或有色人种的女权主义者:一个热爱其他女人的人: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感情变化,和女人的力量;以整个人类(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妇女主义丰富了女权主义理论,并为理解妇女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论文将以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及具写作实践中的突出代表《紫色》为中心,展开对妇女主义的全面分析。本文包含五部分,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三章。 引言部分论述了艾丽丝·沃克,《紫色》及妇女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众所周知,民族与种族的历史传统与女性的历史确有着异质同构的形态表征,尤其是之于第三世界及被歧视种族更足如此。压迫与觉醒及在觉醒中的女性的控诉与反叛因为与种族的历史境遇的吻合,更增加了艾丽丝·沃克的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作为女作家的拯救意识。我将从艾丽丝·沃克作为黑人女性的独特处境入手来阐述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 本论文的主要部分,以具体文本《紫色》作为个例分析并阐释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如果说妇女主义是理沦,《紫色》便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第一章详细剖析了父权制下的破碎世界。父权制是男人在家庭中对女人和孩子处于统治地位的表现和制度,在社会中男人统治女人。它意味着男人在社会的主要制度中掌握权力,而女人被剥夺了这些权力。父权制要对女性的附属地位及女性的被称为殖民主义的文化境遇负起全部责任。这意味着对父权制的考察,审视就是我们切入女性文本,女性生存的必要途径。小说通过西丽受继父及丈夫某某先生的虐待,压迫从而失去自我来体现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这一观点,父权制的危害在文中男性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割裂了两性的和谐相处。 第二章阐述了破碎世界的缝合过程。姐妹情谊是妇女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寻求自我身份确立的途径。姐妹情谊是指妇女联合起来的观念和实践,以及以妇女为中心的自我肯定和认同。小说通过茜莉与同性爱伴侣莎格,妹妹聂蒂,儿媳索菲娅等几位女性的姐妹情谊使茜莉走向觉醒来表现姐妹情谊在妇女寻求解放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文中也剖析了男性人物的自我反省。 第三章分析了西丽自我身份的建立和两性完整共存的实现。妇女主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其它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的利益同男人的利益相对。妇女主义认为妇女斗争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全人类的生存与完整。某某先生意识到自己父权思想的错误,改变了对茜莉的态度,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结论部分。本文具体探讨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的性别意义与人类意义,即妇女受父权制的压迫,以及姐妹情谊可使妇女联合起来获得解放。而妇女解放的最终目的是同男人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实现全人类的生存与完整。这正是艾丽丝·沃克通过《紫色》这部小说表达的妇女主义的真正内涵。《紫色》是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的成功实践与表现。艾丽丝·沃克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妇女解放及男人与女人关系的新的视角。妇女主义是对女权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其他文献
美国土著文学(印第安文学)传统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该文学传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口头性,题材大多是民间故事、歌谣、祈祷词和演讲词等;其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具有浓重的大地情
电视“真人秀”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新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包括人际交往关系、人们的交际心理、交际话语等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电视真人秀节目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她一生共创作了66本长篇侦探小说,并一直保持着全世界最受欢迎侦探小说家之一的美誉。由于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她能够
乔治·奥威尔在上个世纪的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近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奥威尔创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的自杀引起了世人对其诗作的更为广泛的关注。她一生都在努力为成为女诗人、艺术家而奋斗。作为女诗人以及诗人的妻子,她的诗作有着独特的女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