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的自杀引起了世人对其诗作的更为广泛的关注。她一生都在努力为成为女诗人、艺术家而奋斗。作为女诗人以及诗人的妻子,她的诗作有着独特的女性经验的印记——“模仿”、掰反抗”“自我发现”。诗人用诗歌表达自己作为女性的独有感受。
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国内外的相关评论的出发点,以及本论文的理论支点:女性经验。第二部分从诗人所处的被压抑的五十年代的背景出发,分析了诗人在“模仿”时期所作的诗歌中的男强女弱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失去自我的女性经验。第三部分指出,出于对夫妻关系的重新认识一诗人自己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并且需要承担更大程度的育女责任,以及丈夫最终的背叛——同时由于诗人自身的不断反省,诗人在“愤怒”时期表达了对男性的愤怒、追求女性独立的这一女性经验,而这一独立则是通过对诗人作为母亲以及深入探求诗人身份的女诗人的双重身份来体现的。第四部分结合“发现自我”时期诗歌中的语言以及诗人对诗歌的关注,说明诗人最终实现了形式与真正的死亡,从而找到了自我。第五部分“总结”,指出探究诗人一生,她都一直在用自己的诗歌,写出她作为女性诗人以及诗人妻子的独特的女性经验:从模仿男性、失去自我到反对男性、追求自我独立到最终的发现自我。死亡本身也许并不可取,但是诗人探求一生,找寻自我的历程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