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致豚鼠皮肤和肝脏免疫性损伤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是一种常见的卤代烃类工业有机溶剂,它是脂溶性易挥发的物质,无色、不易燃烧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可用做金属去脂剂、干洗剂、溶剂、萃取剂等,每年有5-6万吨的TCE使用量,在五金、电子、玩具、印刷等行业应用广泛。在过去的研究中对其致机体的损伤作用主要集中于对肾脏、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心脏、生殖系统等器官损伤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可以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许多学者认为TCE造成的皮肤损伤属于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然而临床上仅用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尚不能完全解释其皮肤损伤机制。同时近年来还发现不少死亡病例的病因与严重的肝损伤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因此由TCE致敏引起的肝损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根据对TCE药疹样皮炎的病例的资料调查后发现,TCE药疹样皮炎的病人常常伴有严重肝损伤,而肝损伤是引起多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工作场所接触到外源化合物而导致的皮肤炎性疾患统称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OCD),目前根据发病机理不同通常将接触性皮炎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CD)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CD),由于仅用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可能尚不能完全解释TCE所致皮肤损伤的机制,表明TCE所致药疹样皮肤损伤可能并非只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2目的研究TCE对豚鼠的皮肤致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检测豚鼠肝功能相关指标研究TCE致敏导致对肝脏的损伤作用。通过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探讨TCE致敏豚鼠肝损伤的可能机制。3方法选用体重250-300g/只,白色雌性豚鼠,经适应性饲养一星期后,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橄榄油)、TCE组和DNCB阳性对照组。用电动剃刀去除背部毛,约4cm-6cm,24h后取皮肤完整无损伤得动物随机分组供试。豚鼠背部从头向尾设L1;R1;L2;R2;L3;R3共3对6个点,各点间距1.5cm,各对间距3cm。L1、R1两点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FCA);L2、R2两点注射0.1ml受试物;L3、R3两点注射0.1mlFCA与受试物的等量混合物。第1d用5% TCE(TCE:橄榄油=5:95)和0.25% DNCB(DNCB:丙酮:橄榄油=1:3:397)皮内注射进行初次致敏,对照组注射L1;R1两点FCA,L2、R2两点为未稀释的赋形剂,L3、R3两点则用1:1(V/V)FCA/水或生理盐水配制的浓度为50%(w/v)的赋形剂。第7d在注射部位涂抹10%十二烷基硫酸钠,于第8d用40% TCE涂皮和0.50% DNCB涂皮进行第二次致敏,48h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在第15d用20% TCE涂皮和0.25% DNCB涂皮进行激发,24h后用生理盐水清洗。依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观察和记录受试区的皮肤反应情况并进行拍照。按表2.1对皮肤反应进行评分。当受试样品组动物皮肤反应积分≥1时,应判为皮肤致敏反应阳性,按表2.2对受试样品进行致敏强度分级。将豚鼠血液采出后,制备血清,采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和活性。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与肝功能相关的指标,包括ALT、AST、ALB等指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4结果1、在皮肤致敏反应试验中,空白组和橄榄油对照组均未见红斑或水肿, DNCB阳性对照组7只动物均出现红斑以及水肿反应,致敏率为100%;在TCE试验组的14只动物中有9只出现红斑,致敏率为64.29%。2、在对豚鼠肝脏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致敏豚鼠肝脏ALT、AST指标与空白组和橄榄油对照组均差异有显著性;在同批激发的豚鼠中,致敏阳性组的ALT、AST指标比致敏阴性组的豚鼠明显升高,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在对DNCB阳性对照组的豚鼠的肝脏ALT、AST指标检测后发现,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以及橄榄油对照组相比,ALT、AST指标差异无显著性。3、在对豚鼠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后发现,致敏豚鼠血清的MDA的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呈降低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在同批激发的豚鼠中,致敏阳性组和致敏阴性组豚鼠的MDA水平相比,致敏阳性豚鼠的MDA明显降低;豚鼠血清的SOD水平检测后发现,致敏阳性豚鼠和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CE致敏阳性组和TCE致敏阴性组豚鼠的SOD水平相比,阳性组SOD水平明显升高。5结论1、TCE在一定剂量下对豚鼠具有致敏作用,属于强致敏物。2、经TCE致敏豚鼠的肝脏有一定的损伤,而不仅仅是皮肤的损伤,且这种损伤是与TCE的作用有关的。TCE导致致敏豚鼠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发生改变,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升高,而MDA水平降低。其损伤机制可能由于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肝损害,但自由基引起损伤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英语改革,口语显得更為重要。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从过去强调学生应试能力逐渐转变为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轨道上来,成为当下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新大纲明确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英语交际的氛围中。也就是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施学生最先接触的,是他们学习的模板,所以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就应当做好榜样,外语教师更应如此。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铺开。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家都对它是一片赞扬之声,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大多时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中老师不
评价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和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本文试从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方式
【摘要】:初中英语课是学生语言知识学习系统中的主要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用点读技术方式是目前英语水平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针对点读教学技术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有效植入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办法,可供教育界进行一些参考。  【关键词】:点读技术初中英语听说  中图分类号:G633.4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外界因素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有待开发,而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的效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教学当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论文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为丰富初中数学教学手段提供参考。  关键
本次研究主要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了解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提供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为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提供出发点。  通过对贵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找出贵州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不足之处,提出提升贵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应策略。调查主要涉及贵州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一大难题,就是“读书无用论”广泛流行,再加上留守儿童太多,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厌学情绪特别严重,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了,我们也学习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但对于目前农村学校学生现状来说都不适合。
摘 要: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高考英语改革进一步深化,重庆迎来了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和最大挑战。作者通过对部分案例的分析,展开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训练的讨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可大大提高推断性理解的准确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文化积累  一.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一)全国高中英语教学的试验  作为全国中小学
摘要:多媒体动技术可使学生们有形可见,有声可闻, 有话可说。当学生沉浸在创设的意境中时, 教师可把握时机及时鼓励他们勇敢、大胆地说。练说的方式和平常的教学相差不大, 在个人自由练说以外,也可以指名练说,同桌互说, 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说等。多媒体课件的这种组合功能是幻灯和挂图所无法比拟的一大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教学;应用  G434  一、播放范文,指导语音  多媒体电脑软件可截取最住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