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水合物生成动力学促进作用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它是由气体分子和水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似冰状、非化学计量的、笼型晶体化合物,是迄今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之一。若想将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技术尽早实现工业化应用,则要求甲烷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必须大幅提高以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对于水合物法在天然气储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了提高甲烷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及储气量,本次实验研究了饱和MgSO4、FeSO4、CuSO4溶液在6MPa、2℃条件下对甲烷水合物生成速率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6MPa、2℃条件下,饱和MgSO4、FeSO4、CuSO4溶液与纯水体系相比均可大幅降低实验相平衡压强,增加气体消耗量,水合物在饱和盐溶液中的生成速率也有明显提高,且提高效果由弱到强。在自然环境中,水合物大多赋存于海底沉积层或永久冻土带的沉积层孔隙中。本次实验采用了四种相同粒径的Al(OH)3、Zn(OH)2、Fe(OH)2和Cu(OH)2颗粒模拟自然界中的多孔介质环境,探究了多孔介质的表面性质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反应结束后,多孔介质体系相比于纯水体系可以加快水合物的成核速率并提升水合物的气体消耗量和储气密度,且四种颗粒中Al(OH)3颗粒的促进效果最好。此外,实验还考察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对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反应结束后,甲烷水合物的相平衡压强与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成反比,而气体消耗量和储气密度则与渗透率成正比。除此之外,实验还将四种多孔介质颗粒分别与500mg/L的SDS进行了复配,考察了多孔介质+SDS的复配体系对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反应结束后,复配体系中的相平衡压强均低于纯多孔介质体系,且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压降曲线较纯多孔介质体系明显向左偏移。因此可以认为,多孔介质+SDS的复配体系对水合物生成的促进效果明显,是一种加快水合物生成速率并提高气体消耗量和储气密度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现阶段,在水利工程中标准化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泛。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论述了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很多城市不但出现交通拥堵,还引发了车位紧张、停车难等一系列难题。在停车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不但能提高停车位
地理大发现催生了人类社会关于海洋权利的争论。17世纪初,荷兰、英国等新兴海洋国家试图挑战葡萄牙、西班牙对海洋的垄断地位。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葡萄牙的凯瑟琳商船,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这些价值惊人的货物收归己有,至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海洋法权的国际争端。1609年,荷兰著名学者雨果·格劳秀斯匿名发表了《自由之海》(Mare Liberum),此书是他为这场著名的“凯瑟琳案”而写的辩
基于三相电流型PWM逆变器装置,将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应用于该逆变器中,设计了一套1kW实验装置。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现了逆变器网侧电流正弦化并与网侧电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