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深化改革和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近年来,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我国银行业的热情不断高涨,进入的银行数目不断增多,规模高速发展。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己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种重要现象。外国战略投资者自进入之始,就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将着重研究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是否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这一问题。 本文在对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的背景、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选取了十个因子,建立四个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风险管理能力及潜在竞争力指标),分别考察12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潜在竞争力,由此搭建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框架,并在对2003年至2005年银行的竞争力排名之后,对排名变化进行分析,从中推断出国外战略投资者与中资银行竞争力影响的相关关系:总体看来,战略投资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有积极作用。其中,在潜在竞争力和资产管理方面,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要比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的正面效应更加显著;在风险管理方面外资占股比例大的比占股小的正面效应更加显著,而盈利能力则与外资入股比例负相关。 随后,论文深入到公司治理_、风险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三个层面,逐一分析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效应,并通过上述四个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结论:外国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中的中间业务有正面影响,但其短期效应并不十分显著。但从中长期看,论文通过趋势研究预期战略投资者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将会有更显著的效应。 本文的最后部分给出了中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航运业及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成为世界船舶工业的第三大国,这是我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方面,船舶工业辐射范围大、集聚能力强、配套领域广,带动的产业链长
传统的宏观增长模型假定人口一般遵循稳态增长,但是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并非遵循稳态路径,而是存在高峰与低谷。这种人口的转变现象和技术进步一样,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外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在资源约束、能源约束、经济结构约束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约束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一改以往将R&D活动集中在母国的做法,出现了R&D全球化。与跨国公司R&D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是先进技术
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以拉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国家所热切期盼的。国外关于FDI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证
在湿H2S环境下,对34CrMo4高强钢的紧凑拉伸(CT)试样按不同位移速率进行拉伸,并对断口形貌及载荷一位移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位移速率在10-5~10-4 mm/s范围内,试样呈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