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性粘滞理论实质的初步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形成后又可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各个部位而产生多种疾病,其致病可以涉及多个系统。根据津血同源的理论,痰邪致病,很可能在血液循环系统有所体现。痰性粘滞的临床表现有二,一为痰邪自身粘腻的物理性质,二为痰邪致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但痰性粘滞的物质基础、其致病机理等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肺虚痰阻证大鼠模型,联系痰性粘滞的理论,观察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凝血有关指标(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及血粘滞度)在正常组与模型组的变化,初步探讨“痰性粘滞”的理论实质。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正常组19只,模型组21只。模型组正常饲养一周后造模,吹冷风与硫磺加艾条烟熏造模6周。2、标本收集及储存。大鼠麻醉后,摘右眼球,取血取血约2.5ML,3000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作下一步检测用。另取血3ML,肝素钠抗凝,3小时内作血浆粘度检测。大鼠放血处死后,取右下肺组织约2*4CM大小,-80℃保存,以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检查。剩余肺组织,送病理室行病理检查。3、标本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及血粘滞。4、数据处理。剔除离散度大的数据(剔除在(?)±3s外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a=0.05。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好,活动灵活,反应灵敏,毛色洁白光泽,体重平稳增长,无咳嗽、气促、痰鸣音等异常体症。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喜扎堆,活动减少,拱背倦怠嗜睡,逆毛干燥枯槁,失去光泽,鼻部潮湿,时有咳嗽,严重者气促明显,可听到明显痰鸣音,时可听到咳嗽,造模期间进食明显增多,饮水量亦较正常组多,但体重增加缓慢。2、体重: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动物体重均有增加,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同比要比正常组减缓(P<0.05)。实验最后一周,模型组大鼠体重轻明显于正常组大鼠体莺(P<0.05)。3、两组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附因子-1(MCP-1)存在差异性(P<0.05),模型组各指标均数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4、凝血有关指标:经过t检验,模型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t-PA)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00);模型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要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00)。结论:1、在肺虚痰阻证动物模型中,MCP-1、ICAM-1、VCAM-1等细胞活化因子明显增高,提示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NK细胞等炎症细胞从血液及周围组织向炎症部位聚集。2、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间的粘附,及其引起的气道粘液高分泌可能是痰邪致病特点——痰性粘滞表现之一。3、肺虚痰阻证组大鼠的纤溶一抗纤溶活性活跃,血粘度增高,这与可能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的广义之痰的“痰性粘滞”在全身的粘滞性表现之一。
其他文献
<正> 应力分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核心是将所计算出的弹性名义应力进行分类,尔后,再对不同的应力类别分别控制它们的应力强度。应力的重要性依赖于它在容器中对失效所起的作
低密度校验码(LDPC)是一种能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渐进好码,其长码性能甚至超过了Turbo码。低密度校验码以其迭代译码复杂度低,没有错误平层,码率和码长可灵活改变的优点成为T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基础和标志,实现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扩招
目的初步探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与糖耐量低减的关系,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糖耐量低减的比例,研究缺血性中风糖耐量低减患者始发状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评估糖耐量低减对缺血
体育赛事文化是一种活力的文化因素,其所倡导的精神和文化理念,能够影响与改善社会软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体育赛事打造了宁波城市文化品牌,提高了宁波城市的文明素质,
目的:观察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多导睡眠图的影响,探讨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机理。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临床4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
研究背景: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早饱、餐后腹胀、纳少、呕吐、腹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DG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促进糖尿
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成了众多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然面临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实践困难、教师数量紧缺等多种困难。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