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动汽车能量来源广泛、环境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环境问题的关键途径。对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是制约其大规模产业化和实用化进程的主要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能量来源广泛、环境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环境问题的关键途径。对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是制约其大规模产业化和实用化进程的主要瓶颈。近年来,由于动力电池使用不当引发了大量的安全事故,同时电池成组的试验和检测标准也尚不完善。为保障动力电池安全、高效、可靠运行,必须深入了解动力电池内外特性变化,实现电池状态的快速精确估计。本文将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电池自动评价和模拟系统软件,为动力电池的生产、应用及科学研究等提供根本保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锂离子电池中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了电池试验平台,设计了一整套动力电池测试方案,主要包括最大可用容量测试、HPPC充放电测试、不同倍率测试以及寿命循环测试四部分。接着根据得出的测试数据对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放电倍率、放电容量、内阻和老化特性,为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其次,选择粒子滤波算法预测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首先阐述了该算法的主要原理。然后建立了电池容量退化模型,详细介绍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工作流程,实现了电池寿命的预测;针对基本粒子滤波预测算法的缺陷,使用改进的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预测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实现了更高的估计精度,为后面开发的动力电池自动评价和模拟系统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循环寿命预测算法。最后,制定了动力电池自动评价和模拟系统软件的详细方案,包括动力电池测试软件、动力电池自动评价软件、动力电池模拟软件和数据库系统四大功能模块。目前,以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结合MySQL数据库和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完成了动力电池自动评价软件以及动力电池模拟软件的核心功能模块。开发完成后的动力电池自动评价和模拟系统软件不依托任何其他软件平台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应用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不断发展,对配电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利用电力线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由于其低成本、高灵活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稀有珍贵树种,是我国特有新种。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沙地云杉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利用胚性愈伤组织可以有效地保护沙地云杉的种质资源。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一种快速繁殖的新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制、调控和胚性愈伤的维持是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沙地云杉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胎发生为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而单相接地是配电网中最为常见的故障。本文研究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这两种应用最广泛的接地方式下,
新型玉米秸秆重组集成材是将玉米秸秆进行去叶、去穰后获取秸秆纤维,经过铺装、烘干、施胶、干燥、冷压、固化等工艺制成的人造代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尺寸可控、抗虫防潮等独特优势,是集生态、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建筑材料。该新型代木材料作为结构用材,其力学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给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对玉米秸秆重组材和玉米秸秆重组集成材顺纹轴拉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和模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针灸在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效延缓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及降低相关并发症方面有明确疗效。本实验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并以同源正常血压大鼠为
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与交通管理相关的创新应用和服务来提高道路安全性,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实时的交通情况,避开拥堵,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等,从而更安全、更协调地驾驶汽车。目前已经部署了几种技术来维护和推广智能交通系统(ITS),包括嵌入式系统集成、传统云计算资源管理技术的部署。这使得车载云计算(VCC)较早地被提出,VCC是一种从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发展而来的概念,并以自主方式形成,
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幼苗存活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幼苗的动态,有助于了解森林群落的构建与维持机制,研究关键因素对幼苗存活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森林物种
目的:了解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现状,分析行为问题对社会能力的影响,为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丰富的产品种类满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在日常生活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之时,形色境可弃以各造少
背景胃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检出率低,大多数在治疗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甚至不能手术治疗,从而选择化疗。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出现经常导致化疗效果不佳,因此,不断研发新的抗癌药物是提高化疗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白黄菌素(alboflavomycins)是我们从放线菌株No.313(streptomyces alboflavus 313)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些环六肽类化合物(包含NW-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