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子政务价值理性的失位及回归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的建设成为当代政府顺应信息化浪潮,进行政府再造、推动行政发展中最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联合国电子政务成熟度排名中我国仅以0.416分位居成员国第74位,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拉响了警号。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再思考以及对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建设和理论研究中盲目追求技术至上、忽视政务价值改造的反思,得出工具理性泛滥,价值理性失位是我国电子政务成熟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行政相比,在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的电子政务是建立在不同的物质基础上的,它必然会对传统的行政价值进行挑战,因而,重构新的电子政务价值体系,以适应E时代公共管理发展的需要是当务之急。本文正是针对电子政务价值理性失位现状,力求构建分层次、系统化的电子政务价值体系并探索该价值体系的运行对策,以实现电子政务价值理性的回归,促进电子政务的和谐发展。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章提出我国电子政务成熟度不理想这一现实问题并阐述了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视角,提出电子政务价值理性失位,是电子政务成熟度不理想的问题所在。第三章是对价值和行政价值相关理论的剖析,并在梳理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及其核心行政价值的演变趋势以及总结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定了电子政务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当是“以人为本”,予以贯穿电子政务价值体系的一切方面。第四章是从目前走在电子政务建设前端的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中抽象出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应含括的价值因子,并加以借鉴,作为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导向的电子政务价值体系的重要参考。第五章是在第三、四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建构层级化、系统化的电子政务价值理性层级体系。新的价值体系的构建要与新的制度、体制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导向作用,本文的第六章正是致力于探索价值理性的重塑对策,落实价值理性的重塑。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出于电子政务的价值常常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又出于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摸索期,人们对电子政务的价值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异,就使得电子政务价值体系的固定性和确定性的程度较差,因而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极为困难。即使勉力为之也常常可能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学术界对此也一直未能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我只能就自己的—己之见做一个论述,以求教于老师和其他学者。
其他文献
学位
为探究3月龄条纹锯(鮨)表型性状相关性,对循环水养殖的3月龄条纹锯(鮨)体质量(y)和9个形态性状(x1~x9)数据进行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明确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了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中心。都市圈是相邻城市构成的网络,都市圈的发展能够优化城市间的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凸显不同城市
十一月,我家后庭院的叶子花开了.rn暑假,刚搬到这里时,我便发现阁楼后有一片花圃,不大,走个七八步便到了尽头.但花圃中姹紫嫣红,各色的花在争奇斗艳,有月季、玫瑰、蔷薇、金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的要求。农村民间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其参与公共治理是我国政府改革不断深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