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差异——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的全球媒介镜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差异是新闻传播学的诸多分支都曾涉足却未曾系统考察的一个课题。本研究以此为研究主题,以全球主要媒体对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的报道文本为案例分析对象,力图对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差异的表象、策略和原因做较为系统、细致的梳理,并希冀能够有助于对新闻话语,尤其是同际新闻话语更好的了解。   本研究指出,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差异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理论脉络主要来自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和新闻话语研究,二者为这一课题注入了理论给养和方法论工具。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叙事框架分析和新闻话语分析这一文本导向的方法论组合,分析了不同新闻文本所采用的主要叙事框架,并对几个主要叙事框架下核心主题和关注细节的差异进行了解剖,描述了“一个事件,多种叙事”的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的全球媒介镜像。研究发现,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差异存在于从框架到主题到细节的各个层面。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差异的策略进行了提炼,分析了时间策略、叙事框架策略、定义“自我”与“他者”、消息来源选择、议题建构和隐喻、转喻、互文性等语言策略是如何导向对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报道的意识形态差异的。   最后,本研究对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解析。以往研究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简单归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当从两种路径来分析。从话语路径来看,新闻话语作为话语之一种,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而且,新闻话语独特的结构、风格、修辞也决定了其在呈现形式上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路径来看,新闻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意识形态--记者编辑的意识形态、媒介组织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都或直接或问接地参与了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而每个环节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又必然导致了作为最终产物的新闻话语的意识形念的差异。
其他文献
2015年是新加坡建国的第50个年头,这50年来,新加坡的发展举世瞩目,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的发展、成就与建国总理李光耀是分不开的,有着“新加坡之父”之称的李光耀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快,传播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中最常见的类型潮水般涌进了各国民众的视野。作为英国电视文化产品的重要部分,英国电视剧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群
期刊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技术的发达程度塑造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地位。大众传播中,从报纸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传受关系演变,使
学位
简述了绿色环保浆料的要求、牛仔布浆料的常用配方及纺织浆料对环境的污染.指出绿色环保浆料的研发方向:研究可大量取代PVA的变性淀粉;研究多元共聚丙烯酸浆料,减少对环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