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门槛效应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量涌入中国,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从1990年至2018年29年间翻了 40倍,且目前增长态势依旧稳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以前处于的平稳状态,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始迅速增加,同时碳排放强度也快速上升,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不禁思索:持续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碳排放强度面前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FDI进入中国后,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投资目的地各种发展条件的制约,就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来说,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因素。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影响了该区域吸引FDI的数量、类型以及对FDI带来的技术转移的吸收转化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地区环境规制的强度直接影响到进入的FDI的碳排放情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对环保技术的提升,进而影响企业的碳排放量。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为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规范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及其中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作用,并选择中国2000年至2017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双重视角研究FDI对碳排放强度的门槛效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内容安排与结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阐述文章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以及梳理与评述FDI对生态环境影响和FDI对碳排放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首先,梳理FDI影响碳排放的相关理论;其次,从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两个角度,分析FDI对东道国碳排放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行业竞争和技术溢出程度三种渠道发挥门槛效应作用,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进入的FDI企业类型、企业技术更新周期、消费者价值选择来发挥作用。第三章为中国吸引FDI和碳排放现状。首先,从中国吸引FDI整体变化、中国吸引FDI投资产业分布、主要投资区位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流入中国的FDI发展概况;其次,从国家总体、人均以及国内各省份等不同层面分析中国的碳排放状况;最后,采用图示法系统分析中国吸引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作用,从而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典型事实依据。本章的研究发现,流入中国的FDI在省际、地区、行业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FDI流入额度占据明显优势,且增速较快,制造业是FDI流入比重最大的行业,金融、信息、商业服务等行业增速加快;国家总体碳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人均碳排放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省际碳排放存在地区差异,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碳排放较高;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在FDI影响碳排放强度时存在非线性关系。第四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首先,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构建符合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门槛效应模型;其次,在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视角下,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门槛回归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再次,充分考虑中国各省份的区域异质性问题,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最后,采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两种方式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本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的显著的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在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会导致碳排放强度增加,当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水平超过门槛值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则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省份已经达到人力资本与环境规制的“门槛值”,但仍存在如甘肃、新疆、宁夏等西部省份未达到“门槛值”;东部地区“门槛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门槛值”存在区域差异。第五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系统归纳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FDI流入的行业、FDI进入的地区、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四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通过构建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研究FDI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从非线性影响角度解释“污染天堂”假设和“污染光环”假设,解决了部分研究结论冲突的问题。第二,本文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一具体角度研究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非从生态环境整体角度出发。具体视角切入能让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FDI企业在碳排放方面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第三,本文从国家、地区和省份三个不同的考察维度出发,尤其注重地区与省份的变化趋势。在综合考察中国FDI以及碳排放近18年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细致地分析FDI以及碳排放强度现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FDI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效应的门槛值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省份的异质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关税、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壁垒在世界各国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却由于其灵活性和隐蔽性,在各国贸易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措施。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其自身的经济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频繁将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主要工具限制他国贸易出口,对世界各国间的自由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陪审制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主要形式,在世界各国普遍适用。其本质在于意欲扩大民众参与司法,是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桥梁,人民陪审制具有保障司法民主、司法公正等价值,而人民陪审制的司法民主价值又是其首要价值。但是,在2018年4月27日之前,我国并没有一部真正意
营运资金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学者便将供应链思想融入到营运资金管理理念之中。本文将这种新的理念首次引入到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机器人产业,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在机器人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公司在2014-2018年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是贸易环境恶化问题日渐显现。国内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越来越凸显,导致中国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向外迁移。中国依靠低廉价格促进贸易数量增长的出口贸易模式不能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出口贸易模式急需改变,而提升出口技术含量是促进贸易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
社会保险费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关乎民生、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项基本政府职能,具有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安定发展的重要功能。2018年,党中央正式出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该方案正式确立了税务部门在社保费征管中的主体地位,确定将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管工作划归税务机关,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本文立足于大连市西岗区社保费征管工作的实际,以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为
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群体的规模持续扩大,失能老年人也同样在增多,老年人的医疗与养老需求快速增加。养老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医养结合”能够打破医疗与养老分离的状态,实现养老与医疗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与养老需求,为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必须提升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服务能力,提高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要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O2O(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外卖是我国“互联网+”模式变革中的一大亮点,带动了我国传统的餐饮行业“线上线下”的联动发展,使得古老的餐饮产业焕发新的活力。2O2O年突发新冠疫情对线下餐饮业的恶劣影响,促使更多餐饮企业将目光投向用户规模大、配送服务完备的O2O外卖平台,寻求线上转型。从O2O发展历史来看,红包、补贴等促销方式一直是各大O2O平台企业吸引新用户
现如今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随扫随用的单车、充电宝,租用闲置房间、物品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近几年来共享汽车行业逐渐壮大,汽车科技逐渐进步,电动汽车的投放使得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城市地形、气候等因素的限制,电动汽车并不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投放。东北地区使用燃油型汽车作为共享汽车的主要车型,与环保经济的电动共享汽车企业相比,燃油型共享汽车企业在关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的同时,需要更加合
当前,我国的经济继续朝着稳中向好的态势发展,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经济向优质发展的转型。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之际,众多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自身条件、政策导向和宏观经济环境,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在资本市场上,并购活动的数量和增速都在不断上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高溢价并购,高溢价带来大额商誉,巨额商誉的累积带来了大额商誉减值,由于商誉减值过程中有众多人为因素的掺杂,这使得很多企业计
随着我国逐步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越发关注。近年来,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创新不断涌现,但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这些产品面临着信用增进困难、市场接受度较低等问题。信用增级可以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风险重构,将原来信用级别较低的证券提升为信用级别较高的证券。通过采用信用增级机制,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市场规模小、盈利能力差、信用风险大等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天风证券-比亚迪新能源”绿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