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高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增加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STEAM教育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受到了国内外教育从业者的一致追捧。STEAM教育不仅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也是我国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实施的有效途径,发展至今国内有关STEAM教育的研究逐渐本土化,2020年3月国内学者首次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AM课程命名为C-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高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增加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STEAM教育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受到了国内外教育从业者的一致追捧。STEAM教育不仅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也是我国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实施的有效途径,发展至今国内有关STEAM教育的研究逐渐本土化,2020年3月国内学者首次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AM课程命名为C-STEAM课程。C-STEAM课程是以推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导向的本土化STEAM课程,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本文进行了基于南充桑文化的初中生物C-STEAM课程实践研究。本研究参考了相关学者在STEAM课程设计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初中生物C-STEAM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选定课程内容→设计前的分析(包括理解文化内涵、明确生物基础)→确定教学目标→课程活动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反思。接着,结合相关生物学基础,设计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基于南充桑文化的生物C-STEAM课程。本课程共包含:“技术引领时代——桑树皮造纸术”、“酒香不怕巷子深——桑葚酿酒”、“舌尖上的酸味——桑葚醋的使用”、“桑葚红了——花青素的魔法”四个内容,既是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又让学生通过艺术制品创作、科学实验探究、文化知识分享等课堂环节学习南充桑文化。(1)“技术引领时代——桑树皮造纸术”融合生物、现代技术、美术等学科,让学生学习传统造纸过程和活字印刷术原理,运用现代3D打印技术复原活字印刷术,结合美术构图知识制作花样纸张。在生物学方面,学生了解了纸的成分纤维素在动植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纤维素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主要功能。(2)“酒香不怕巷子深——桑葚酿酒”融合生物、工程、化学、数学等学科让学生体验果酒的制作过程,设计酿酒装置,探究酒精浓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在生物学方面,学生学习酒的发酵以及酒精消毒原理。(3)“舌尖上的酸味——桑葚醋的使用”融合生物、现代技术、工程、美术等学科,让学生学习果醋的制作,运用Adobe Photoshop为自己的醋产品设计并制作产品logo,比较酿醋与酿酒的异同点。在生物学方面,学生学习了醋的理化性质以及果醋发酵原理。(4)“桑葚红了——花青素的魔法”融合生物、现代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让学生探究花青素的理化性质,体验传统扎染技术,将编程与扎染相结合,运用逻辑思维设计几何扎染图案。生物学方面学生了解植物色素在细胞中的分布、作用和理化性质。然后在X中学对部分课程进行教学实践,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课后学生反馈课堂内容丰富有趣、收获颇丰,实践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证明基于南充桑文化进行初中生物C-STEAM课程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课程将现代技术、科学实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从玩中学,从趣味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该C-STEAM课程不仅是实践美育的有效途径,也丰富了南充本土化STEAM课程资源,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当代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戏剧作为文学性与舞台性相统一的综合艺术,蕴含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丰富资源,其独特的审美功能、育人价值不容忽视。但纵观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戏剧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对戏剧教学现状的调查,以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探索在高中戏剧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期望为优化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之一,自提出后就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相比其他学习任务群,其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涉及范围更为广阔,其教学更注重情境化与实践性,因而,如何对其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就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而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按照单元结构形式编排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上接学科核心素养,下连课时分配的“大单元”教学逐渐走进学者的视野,以其由碎片化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高校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新型教师队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是生物教师的后备军,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学业水平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学业指导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系统化的指导。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指导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课程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生物学知识。概念图作为一种表征知识的工具,在绘制过程中能对生物学概念进行组织、排列、转换,帮助学生把握核心内容,促进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宜宾市81名高中生物教师和四种不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更加突出,改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方志是我国丰沃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方之全史”,是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绝佳基材。南充市历史优秀,人文内涵丰富,地方志资料齐全丰富,具有优良的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条件,累积了丰富的地方志文化资源,并且近年来大力推进“方志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已
语文教材作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始终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理念,承担着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单元导语位于教材每一单元的首页,占有专门的教材版面,是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教材编者传达编辑意图最主要的凭借,是读者与教材编者对话的关键桥梁,在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辅助作用。本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单元导语为对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新的社会建设目标指明了城市社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的基本方向,开启了以居民权利和社会权利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在以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实践性与可行性,对
社区是城市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也是联系群众的重要地域载体,创新参与式社区治理不仅可以满足社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夯实执政基础。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等公共部门基于社区认同、公共利益等需要,互相协调合作,科学供给公共产品,进而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过程与机制;同时社区治理是治理主体在运用治理理论来解决公共事务的行为。现在比较普遍的社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着治理主体单一,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权责不明确,行政
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运用辩证思维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习近平同志更是将辩证思维运用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新思想。习近平的辩证思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理论
高校要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指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前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更注重引导学生入脑入心、入知入行。面对新环境、新对象、新载体,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已不明显,现在有必要转化思维、转换视角,从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中探索出一种方法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叙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社会准则寓于其中,以一种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