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MTAN及MTAN与EDTA联合应用对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混合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不同混合菌种菌悬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MTAN溶液及MTAN+EDTA溶液,记录初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MTAN及MTAN与EDTA联合应用对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混合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不同混合菌种菌悬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MTAN溶液及MTAN+EDTA溶液,记录初始OD值及培养24h后的OD值。测定不同混合菌种对MTAN及MTAN+ED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再将不同混合菌种的菌悬液,离心后分别加入MTAN和MTAN+EDTA,作用1min、5min、10min后,去除药物后10倍梯度稀释,利用平板计数法计算处理前后各组混合菌悬液的生存率。用SPSS20.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测量取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MTAN对四种混合菌悬液均可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2500μg/ml和5000μg/ml下可杀灭细菌。MTAN+EDTA在本实验中的任何浓度均可抑制细菌生长,在25μg/ml和50μg/ml下即可杀灭细菌。MTAN作用时间1min、5min时,尚有个别组可见细菌存活,10min时各组混合菌均未见细菌存活;MTAN+EDTA作用时间1min、5min、10min时各组混合菌均未见细菌存活。结论MTAN对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混合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加入EDTA后MTAN的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在极低浓度下即具有较好杀菌效果。MTAN和MTAN+EDTA在短时间作用下对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混合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环指蛋白128(RNF128)是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之一。其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免疫效应T细胞功能的影响,目前已经证实其在平衡外周免疫耐受性和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最新的研究提示其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其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进程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RNF128在NSCLC中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并初步探讨其促进NSCLC进展
本论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即第一章主要围绕博东大师的人生经历,论述了博东派的创立及其博东师徒怎样发展和传承其宗派。博东大师从年幼开始在萨迦派的寺院学习显宗,在他23岁时到山南和拉萨等地的各大寺院,对15部大论进行巡辩,并引起轰动。由于在博东艾寺做堪布时质疑萨班的《量理宝藏论》,与萨迦派产生矛盾,遂之前往山南的浪卡子县,创建博东派的第一座寺院桑顶寺,开宗立说,形成博东派。第二章论述了博东派的甚深哲学思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局部线性光滑问题中使用非对称核函数来估计[0,∞)上的回归曲线的问题.由于对称核函数在对未知的密度函数做估计的时候存在边界效应,即在边界处有较大的偏差,这样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回归估计中,故而学者们采用非对称核来改善这一问题.本文中使用的非对称核函数是LN(Lognormal)核和BS(Birnbaum-Saunders)核,LN核和BS核有着非负的支撑集,这两种核函数在非负轴上具有灵
目的使用影像学特征联合增强CT门脉期纹理特征建立诊断模型来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N)和黏液性囊腺瘤(MCN)。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57例
背景与目的目前人类对于乳腺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乳腺癌依旧是每个成年女性都需要警惕的健康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在最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截止目前,与乳腺癌相关
标记分布学习作为多标记学习的拓展研究,已成为当今机器学习的热门之一。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更好的研究标记分布学习,往往需要搜集大量样本数据。然而获得大量样本数据的同时会带来某些样本之间的相似度过高,采集样本中可能会存在噪声干扰等问题。因此如何约简冗余样本,回避样本噪声干扰,对提高标记分布学习分类精度至关重要。传统多标记学习中对此类问题研究颇多,然而少有学者拓展研究至标记分布学习,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两个
植物色彩作为植物极具观赏价值的部分,历来是园林景观设计者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叶色丰富、具有季相变化的彩叶树种,在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方面越来越得到设计者的青睐。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及P62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熊果酸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法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不同
我国的草原面积分布广泛,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草原作为内蒙古的生态主体,对维护全国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草原蝗害在内蒙
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采用术中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有关结直肠恶性肿瘤文献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雷替曲塞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检索2019年3月前,发表于PubMed、Embase和Cochrane3个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获得所有关于结直肠癌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比较术中行雷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