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译作序跋研究——以新文化运动时期译作为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作的序言跋语,是译作副文本或周边文本的主要内容。由于其与正文本紧密相连的位置和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副文本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导读者对译作的解读。在文化冲突、对峙的特殊时期,这种影响和引导则更为明显。通过序跋对读者解读译文的引导,这些副文本常沦为译介者改写原作的一种途径。然而一直以来,这种与译作副文本相关的改写现象却极少受到译学界的关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新旧文化更替之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期间,各种外来的主义、思潮、观念和主张通过翻译进入中国,对当时的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冲击。这一时期不仅翻译文本极其丰富,译作序跋也常常如影随形,占据了许多翻译文本的篇头篇尾。可以说,结合译文,序言跋语的加入使这些译介者的思想得到了更加直接有效的传播。也正是这些思想观念的译介构建了中国新的意识形态。因此,以新文化运动时期译作序跋为案例,研究它们如何辅助译文传播译介者思想则显得十分必要。  本研究从Andre Lefevere提出的改写理论视角,选取新文化运动时期很有影响的四种刊物,《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以及《晨报副刊》,并以其中译作所附序、跋为研究对象,探讨译作序跋为何以及如何被用来影响读者对译文的解读,继而成为译介者改写原作的一种工具。研究发现,译作序跋的内容会受到改写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的影响。而在另一方面,它们对译作所受到改写三要素制控的反映也要比译作主题及国别的选择体现的更为明显和直接。根据该时期译作序跋的不同内容,笔者将译作序跋影响读者解读译文,或者说是改写原作的方式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引导两种,并以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此外,笔者还对序跋对译作经典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这些副文本在内外两个层面上都对译作经典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误译,即错误翻译,是与翻译的忠实原则格格不入的,但在实践中误译又不可避免。误译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无意误译主要是由于译者翻译时的疏忽大意、外语功底的不深和对译语国
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情感因素受到了学者和教育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焦虑作为学习者情感因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变量,近来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学术热点
学位
学位
《庶出子女—一个分居家庭的画像》是加拿大知名华裔女作家丹尼斯·钟的成名作。这部作品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温哥华市最佳图书奖”和“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提名奖,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