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的修建能够快速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大量的隧道在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应运而生,但隧道开挖产生的洞渣也迅速增长,得不到利用的洞渣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占据土地资源。本文主要将潮惠高速公路莲花山隧道开挖的凝灰岩洞渣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可行性进行大量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通过对开挖的凝灰岩洞渣的破碎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方式配置的破碎设备组合且采用3级破碎能得到预期的集料效果。对不同样品的凝灰岩洞渣精加工制样后利用X衍射仪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化学成分包含Si02、A1203、Fe203,但各样品的含量较为接近,难以用化学成分评判样品的优劣。不同凝灰岩洞渣母岩样品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在2.690~2.706之间,其饱水抗压强度在30~70MPa之间。破碎集料的压碎值均能满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所用集料要求。通过文献分析,设计密实骨架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满足设计强度3.5~5.OMPa的混合料水泥剂量为4.0%,最佳含水率为5.1%。对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对比了4种凝灰岩洞渣样品的强度以及强度增长率,并通过样品母岩和集料的重要技术指标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母岩饱水抗压强度、吸水率、压碎值与强度的相关性最好,与岩石密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室内对比了振动和静压两种成型方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的强度明显优于静压成型的强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发生干燥收缩现象,本文测试了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的失水率、干缩量、干缩应变以及干缩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失水率逐渐降低,前7d累计失水率、累计干缩量占据前1个月65.69%、54.71%,表明施工中应注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前期的养生环节。通过回归累计失水率与累计干缩应变及累计干缩量的数据可得到前者与后两者均呈指数增长关系。最后采用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铺筑了试验路段,总结了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检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凝灰岩洞渣混合料可作为路面基层使用,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