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活性氧(ROS)的过度生成。自噬作为一种维持细胞内能量代谢稳定状态的细胞内降解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恢复受损软骨细胞的功能,减缓OA的发生和发展。随着OA的进展,自噬的负调控因子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上调,关节软骨中自噬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导致自噬对软骨的保护作用减弱,最终促使软骨退变。炎症小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7724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活性氧(ROS)的过度生成。自噬作为一种维持细胞内能量代谢稳定状态的细胞内降解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恢复受损软骨细胞的功能,减缓OA的发生和发展。随着OA的进展,自噬的负调控因子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上调,关节软骨中自噬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导致自噬对软骨的保护作用减弱,最终促使软骨退变。炎症小体如NLRP3,由核因子-κB(NF-κB)信号诱导,可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转化为成熟的促炎细胞因子,被认为是炎症病理中的一个重要因子。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P3和自噬途径是通过相互调节而相互作用的,但相关的调节机制在骨关节炎中尚未完全阐明。TRAF3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因子(The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TRAF)家族中的一员,TRAF作为接头蛋白和E3泛素连接酶参与多种免疫途径,最终导致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转录因子的激活。本研究预实验表明TRAF3在OA软骨细胞中高表达,而其在软骨细胞中的存在是否受自噬途径调控及其是否调控NLRP3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次研究将通过体内与体外实验明确自噬途径对大鼠软骨细胞中TRAF3/NLRP3的调控与影响。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课题组前期实验证实中等运动强度跑台运动可以激活自噬。制备SD大鼠膝关节OA模型后,分为空白对照组,OA组,OA+中等强度运动组(OAM组)三组。分别取三组大鼠的膝关节,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TRAF3等相关蛋白的表达。2.体外实验。选用大鼠原代软骨细胞,培养后加IL-1β进行OA造模,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分空白对照组,OA组,雷帕霉素组(RAPA组),OA+雷帕霉素组(OA+RAPA组)四组。3.用PCR,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炎症与自噬相关因子MMP13、NLRP3、p62、LC3B、Beclinl 的表达。4.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活性氧的变化。5.细胞处理后经透射电镜拍摄,从微观角度观察细胞变化。结果:1.大鼠膝关节免疫组化显示,OA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膝关节二型胶原减少,TRAF3、MMP13、NLRP3等炎性因子增多,而在中等运动组中较OA组减少,自噬相关因子均符合趋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2.细胞实验PCR、WB结果显示,IL-1β对软骨细胞具有一定程度致炎效果,加入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后,TRAF3及炎症相关因子减少,自噬的相关因子LC3、Beclin1增加,p62/SQSTM1减少,证实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3.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活性氧在OA组中蓄积,经雷帕霉素处理后下降。4.透射电镜显示炎性细胞内细胞形态会发生细胞核皱缩、细胞肿胀破裂等。而自噬的激活使自噬体增加,细胞形态的破坏得以改善。结论:1.TRAF3与NLRP3炎症小体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的指示蛋白。2.OA大鼠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以及向细胞内加入雷帕霉素导致的自噬激活途径可以减少OA软骨细胞中TRAF3与NLRP3的表达,从而对软骨的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3.自噬的激活降低了 OA软骨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使软骨细胞中出现更多的自噬体,细胞形态的改变得以抑制,可能是由于线粒体的应激性激活,对蓄积ROS进行了清除。4.透射电镜显示炎性细胞内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而自噬的激活使自噬体增加,细胞的破坏得以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及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膝周神经射频热凝组(RFT组)、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组(IAPRF组)及膝关节腔内注射组(IAS组),每组拟入组30例。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
目的:探讨不同背景剂量曲马多对腹腔镜肾或肾上腺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肾或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80岁。根据背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Ⅰ组)、低(Ⅱ组)、无(Ⅲ组)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关腹时对切口局麻浸润,并连接电子微量泵(PCIA)。镇痛泵配置为10mg/kg曲马多+生理盐水至100ml。Ⅰ、Ⅱ、
目的:提取定量化的CT特征,并联合机器学习,训练、测试一个基于术前增强CT准确预测胰腺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的模型,并比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预测模型——胰瘘风险评分(fistula risk score,FRS),比较二者预测POP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病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88)及测试集(
目的:围术期通过提供液体来保证能量供需平衡,以减少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不良预后。本研究为探讨术中给予外源性葡萄糖或配伍中和剂量的胰岛素的方式是否能够优化常规围术期的病人管理,既提供能量又能维持血糖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的胰岛素抵抗,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进一步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纳入本研究的患者被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和含糖液组(L组)术中分别输注乳酸林格试液和2
目的:本实验旨在于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是否可以缓解患者术后抑郁症状。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双盲试验,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共134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最后129名患者被随机平均分为2组,在麻醉诱导后,一组静注A药(氯胺酮0.5mg/kg,溶于0.9%的生理盐水),另一组静注B药(相应量0.9%的生理盐水),随后以0.3mg/kg·h静脉泵入A药或B药,
目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指颅内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危疾病。针对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争取良好预后。而基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不同特性,手术治疗多发动脉瘤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疗效及原则,为临床实际工作中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提供手术策略方面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
目的:脾破裂合并肢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高能量多发伤,全脾切除是其首要急救措施。但关于脾切除对骨折有何影响,目前的报道很少,本课题组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复合外伤骨折合并脾破裂而行脾切除的患者中骨折愈合明显延迟,考虑与脾切除后机体免疫炎性功能改变,导致了与骨折愈合相关的炎性因子释放改变,炎性因子明显减少进而影响了骨折的愈合,IL-18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促炎因子,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
目的: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已成为主流。顺行置入髓内钉或者逆行置入髓内钉究竟哪一种效果更佳,目前未见相关临床报导。本研究旨在对顺行髓内钉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期望为临床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提供更多选择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共114例。其中,顺利接受手术92例,最终完成随访53例,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问世已80余年,其术后的胰肠吻合口瘘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很多因素被证实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关,但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对导致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立独立预测因子,为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围术期管理方式提供指导。方法:将110名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胰瘘分为两组。选取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病理类型、手
目的:对采用iASSIST智能导航系统辅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和传统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来治疗身材矮小群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研究于2015年5月至2020年11月进行,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35例(55膝)纳入本次研究,依据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是否使用iASSIST智能导航系统分为iASSIST-TKA组和传统TKA组,iASSIST-TKA组(1例男性,14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