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微藻种间混合培养的生长效应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1023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隶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羽纹纲(Pennatae)、褐指藻目(Phacodactylales)、褐指藻属(Phaeodactylum);杜氏盐藻(Dunaliellasali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隶属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taceae)、团藻目(Volvocalcs)、盐藻科(Dunaliellaceae)杜氏盐藻属(Dunaliella)和扁藻属(Platymonas),因其富含蛋白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价活性物质,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饵料,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经济微藻。本论文以三角褐指藻、杜氏盐藻和亚心形扁藻为试验材料,采用f/2培养基,设置了三种海洋经济微藻两两混合培养试验;设置了不同的氮浓度(1.4mg/L,14mg/L和140mg/L)条件下杜氏盐藻与三角褐指藻以及杜氏盐藻与亚心形扁藻不同比例混合培养处理试验,通过测定细胞密度、OD值、叶绿素a、生物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海洋经济微藻种间混合培养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1)海洋经济微藻种间混合培养能够使藻细胞的光密度值、生物量、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有所提高。杜氏盐藻与三角褐指藻,杜氏盐藻与亚心形扁藻混合培养可以比纯培养获得更高的生物量,而三角褐指藻和亚心形扁藻混合培养与纯培养相比无明显差异。(2)杜氏盐藻与三角褐指藻在适当条件下以适宜的接种比例混合培养能够提高藻群体细胞密度、OD值、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杜氏盐藻与三角褐指藻在高氮和正常氮营养条件下以7比3比例(D7:P3)混合培养,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比纯培养盐藻提高96.7%,比纯培养三角褐指藻提高132.8%;蛋白质含量比纯培养盐藻提高1.3倍,比纯培养三角褐指藻提高2.8倍。(3)杜氏盐藻与亚心形扁藻在适当条件下以适宜的接种比例混合培养能够显著提高藻群体的生物量和生化组分含量,两种藻在高氮和正常氮营养条件下以7比3比例(D7:S3)混合培养,叶绿素a含量比纯培养杜氏盐藻提高1.17倍,比纯培养亚心形扁藻提高7.77倍;蛋白质含量比两种藻纯培养分别提高19.1%和195.3%。(4) N营养水平对微藻的混合培养体系发生互促效应。高氮(140 mg/L)和中氮(14 mg/L)营养水平下可以凸显出混合培养优势,混合培养能够显著提高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以及胞内物质含量。N营养不足时(1.4 mg/L)会显著限制杜氏盐藻与三角褐指藻,杜氏盐藻与亚心形扁藻两组合处理在适宜接种比例下的生长优势。该研究结果为海洋经济微藻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大规模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全面认识物流经济空间特征是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形成一个规范化、高质量运行的物流运作模式。同时,及时评价物流经济空间效率也有助于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物流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建设性指导。本研究主要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物流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经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可是对学生来说,要成才,首先就要学会做人。这个道理告诉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合格人才必须做到德
论文介绍台湾如何培养各专门领域研究生以提供各个所需人才,并以元智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为例,就“研究生入学方式”、“研究生培养”、“毕业资格”、“教育目标”、“研究生自我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装配速度快、设计灵活等优点,但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发展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建造技术发展不完全,成本费用高的问题以外,整个装配式建筑领域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才能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单一的灌输模式转变为让学生
如今,照明与显示设备蓬勃发展,LED灯具、VR设备、电视屏幕等发光器件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光学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检测设备就是光谱仪,利用光谱仪对光源进行光谱测量,就可以得到光源的光学参数。如今的主流光谱仪,存在价格高昂、设备庞大、操作繁琐等缺点,其余的小型光谱仪也存在价格过高、需与电脑相连、数据处理不便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移动式的便携光谱测量可以被广泛的使用于灯具的光源检测、超市的食品检测等应用场景
随着声乐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发展,心理暗示教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声乐教师向歌唱者传授演唱技艺的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运用心理暗示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