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光热转换纺织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辐射能资源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基于纤维材料和仿生科学的纺织太阳能集热产品逐渐成为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光热转换纺织品具备纺织基产品的柔软、轻便、适应范围广等特点,这也或将给传统太阳热能收集利用领域和纺织界带来一场革命。
  近年来,仿生学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发展十分快速,极大地促进和拓展了高性能纺织品的发展水平与应用范围。本文研究的光热转化纺织品的仿生学原理是基于北极熊毛发纤维的独特结构构造与功能,对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进行改性,并研究构建仿生结构以提升其集热性能。本文通过北极熊毛发光热转换原理的探究、仿生光导集热纤维模型的设计构建和优化、纺织透明绝热材料的设计和性能研究、纺织基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学模拟与实验优化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在第 2-5 章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探索并研究了北极熊毛在光热转换方面的独特功能。通过紫外光照射实验,对比北极熊毛与羊毛性能的研究证实了北极熊毛发具备可以将紫外线转化为热能的显著性能。实验表明北极熊毛发能以更高效的方式进行传导和转换入射太阳光的能量,特别是在紫外线波段的吸收利用和荧光特性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
  首先,北极熊毛的太阳光谱的利用范围远远大于羊毛,因而具备相对较强的光热转换性能。其次,北极熊毛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通过其荧光特性进一步促进紫外线能量的收集和利用。除了在荧光过程中光子可以释放出的热量外,激发出的高波长波段光能也更利于被其黑色皮肤转换为热能,从而使其光热转换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此外,北极熊毛表面对太阳光谱的反射率更低,一束平行的毛发类似于微型的光导管,将紫外线折射到毛发的核心经传导最终被黑色皮肤所吸收。而且北极熊毛发通过其明显的中空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静止空气,从而具备更优的隔热性能。因此,北极熊毛发几乎完美地兼具了出众的光热能量转换和热绝缘两方面性能。
  (2)根据北极熊毛发独特的绝热结构及光热转换特性,设计了新型的光热转换纤维模型。其中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可以制备良好的部分填充内涂层中空光导纤维管,而且部分填充的内涂层结构有助于光导纤维进行光耦合作用。测试表明,相比无涂层的光导纤维以及外涂层的纤维,内涂层的中空光导纤维管设计可以显著提升纤维的聚光能力,获得良好的聚光传导性能。此外,合适的荧光染料可以提升集热光导纤维的阳光利用效率,特别是在200-1200nm波谱范围内的表面反射率明显降低。最后,将新型集热光导纤维复合在选择性吸收薄膜表面可以实现预期的光热转化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填充的内涂层方法使得新型集热光导纤维模型内部形成蜂窝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热能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散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此外,香豆素类荧光粉进行内涂层可以提升集热材料对太阳光波的长吸收范围,特别是紫外波段。因而,集热系统的光热转换性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新型集热光导纤维具有轻便、灵活、热能转化率高的优点,适用于高效光能转换率的集热装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基于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一种由间隔织物和两层透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组成的新型柔性透明绝热材料模型。这个基于织物材料的透明绝热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太阳光热收集性能,而且展现出了出色的构型灵活性、高透光率和优异的隔热性等综合特征。
  研究表明,上部和底层网格的重叠率是决定装置透射率的关键因素。其中,“X”型间隔丝类型的间隔纤维复合材料比“V”型间隔丝类型的间隔纤维复合材料的太阳热收集能力更强。此外,通过引入聚对二甲苯涂层进一步提高了其阻热率和拒水性能。最优的聚对二甲苯涂层“X”型间隔织物基透明绝热材料模型的透射-吸收率可达 45.53%。该透明绝热材料在室温10℃,光照辐射1200 J/m2的条件下,内部温度可达63℃。
  (4)在对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效能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计算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组热效能的数学模型,并利用 FORTRAN 语言编程模拟计算了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在不同结构参数、入口输入参数、光学参数和环境参数情况下,集热器的出口温度、吸热层温度、有用能、效率因子以及热迁移因子等性能指标。此外,我们还针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制备了初期产品,进行了室外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及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理论模拟和实际测试结果都证明了具有两层纺织复合材料的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性能比其他层数的同类产品更为高效。此外,气流速度越低,出口温度就越高,而气流速度越高,能量利用率就越高。实践证明,延长通风通道长度和合理调控通风流速对提高太阳能热能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为建立更高效的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优化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有效证明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在需要中低温加热的工业应用方面具有良好前景。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北极熊毛发的光热转换原理研究,设计了中空内涂层光导纤维模型,以及以柔性间隔织物为基底的透明绝热材料,并且采用该种透明绝热材料制备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通过数学软件模拟和实际测试对其结构进行深度优化和分析。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光热转化纺织产品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我国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的今天,采用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等新能源装置来逐渐替代煤炭燃烧为主的冬季供暖模式的趋势不可阻挡。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光热转化纺织产品的研发对屋顶产热织物、建筑外墙体保温材料、农业高效大棚布,以及传统冬季保暖面料的研发都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在生产生活中,涤纶织物以其高强度、弹性和保型性好、尺寸稳定好等良好的性能,在服装、产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涤纶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的合成纤维,对涤纶的功能改性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超疏水、超亲水改性,抗紫外、抗菌改性等等。其中,超疏水涤纶织物在防水、水分收集和耐酸碱腐蚀等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对涤纶的超疏水改性研究成为了当下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者们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发现,增加材料表
学位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Es)由于具有优良的比强度、比模量、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疲劳性,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汽车和风电等领域。但是由于在厚度方面没有碳纤维承受载荷,CFREs 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容易分层开裂。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加入纳米填料改性是提高CFREs层间断裂韧性的一个新方法。此外,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高耐热环氧树脂具有迫切需求。本课题目标在于开发一种高耐热环氧树脂
随着对绿色材料的需求,当前许多农业技术科学家采用新的生物技术来培育各种低毒或无毒的大麻并在世界各地种植和生产。大麻纤维是一种可再生的纺织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机械和抗菌性能,潜在的可持续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等,这使得大麻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外企业普遍采用化学试剂对大麻原麻进行脱胶,虽然脱胶效果明显,但是存在脱胶时间长,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对纤维
学位
纯棉织物以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穿着柔软舒适性、卫生性而广受消费者欢迎,然而,随着对服装性能要求的提高,发现棉织物在人体大量出汗时表现出的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棉织物因良好的保水性和较弱的导湿性致使汗液难以排出,易产生闷热感,且湿的织物与皮肤发生粘连而产生不适感;息汗时又因缓慢的散湿速度而挤走空气进而降低棉织物的保温性,产生阴冷感。因此,加快棉织物导湿速干成为解决热
学位
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均具有手感柔软和穿着舒适的服用特点,但是在服用过程中易发生纰裂现象,尤其是接缝处纰裂现象。较小的织物纰裂影响服装的美观,较严重的织物纰裂则会直接导致服装的废弃。  本文主要研究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的接缝纰裂性能,特别是研究了纬向弹力对丝织物和涤纶仿丝织物的接缝纰裂性能的影响。从市场上采集了常用的丝织物21种和涤纶仿丝织物32种,测定其基本规格参数。依据国家标准《纺织品 织物拉伸
学位
高温作业人员通常会遭遇多种热灾害威胁,主要包括火焰、热辐射、高温液体、接触热和高温蒸汽等。当前热防护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焰和热辐射等方面,但不同热暴露条件下热量传递机制与烧伤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对接触热暴露条件下阻燃织物热防护性能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在针对接触热伤害的研究中,人体与高温物体之间多存在物理受压的情形,这种压力的存在会从多个角度影响热量通过织物向人体的传递量和传递速度。同时,高温作业人员
学位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网络消费成为了日常消费的主流,也使电子商务迎来了繁荣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过载”、“信息爆炸”的境况。在这一现状中,消费者获得有效信息、购买心仪产品的时间成本在增加,这促使了他们对商家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商品推荐是目前在电子商务中最为常见的用户服务,这一技术也曾被认为是继信息检索技术之后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
学位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纺织原材料,集透气性、舒适性、生物可降解等优良特性为一体,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是由于其极限氧指数较低,极易引发火灾,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亟需开发高效阻燃纤维素纺织品,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共混法是指将阻燃剂添加到纺丝原液中,通过干法或湿法纺丝制备阻燃纤维素纤维的方法。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纤维手感、力学性能、耐洗涤性能优异,是目前制备阻燃纤维素纤
学位
目前通过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监测人体姿势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身体姿势一般以生物力学或医学相关监测参数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方面研究对于医学临床尤为重要。智能纺织品特别是人体运动姿态的识别和监测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柔性传感器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技术的结合可以与 3D打印技术有效结合,用于人体运动姿态的识别和监测。利用柔性传感器的灵活性,光纤传感器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3D 打印技术的快速特征,结合
聚苯胺是一种新的导电高分子物质,其拥有很多优势,如原料易得、合成简单、高电导率等。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有效制备微细甚至纳米直径纤维的方法,但静电纺丝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大多较差,难以承受复杂的加工过程,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可以达到增强聚苯胺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其承受、耐受各种加工过程的潜力。  从纺织服装材料、复合材料、组织工程以及微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要求来看,取向纳米纤维束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