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对高效、小型和片式化的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以及在节能环保的理念下,人们希望作为开关电源磁芯的MnZn铁氧体材料不仅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低的功率损耗,同时也具有比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但是同时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非常难的。本研究在前人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用氧化物的陶瓷工艺来制备高温条件下同时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功率损耗的MnZn铁氧体材料。主要通过研究添加Li、反应物粉体粒度分布、烧结气氛以及干燥工艺对铁氧体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来实现同时具有以上优异性能的MnZn铁氧体。实验研究发现,MnZn铁氧体饱和磁感应强度都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锰锌铁氧体的功率损耗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温度点逐渐向低温方向移动,添加Li可以使损耗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温度点向高温方向移动,但添加Li会使Bs变小。另外我们还发现随着氧气分压从0.35%增加到0.75%,锰锌铁氧体最低功率损耗所对应的温度先缓慢降低,锰锌铁氧体的最低功率损耗值也逐渐降低,氧气分压从0.75%增加到1.9%时,锰锌铁氧体最低功率损耗所对应的温度升高10℃左右,最低功率损耗值略微降低。本研究将保温阶段的气氛条件和降温阶段的气氛条件分开考虑,一种是氧分压与时间的曲线图是保温阶段和降温阶段都采用平衡氧气分压为1.9%时确定的气氛烧结曲线,表示为Po2=1.9%;一种是氧分压与时间的曲线图是保温阶段和降温阶段都采用平衡氧分压为0.75%时确定的气氛烧结曲线,即Po2=0.75%;一种是氧气压力与时间的曲线图是保温阶段采用氧分压为3.5%,降温阶段采用平衡氧分压为0.75%时确定的气氛烧结曲线,即Po2=3.5%+0.75%。结果发现,在Po2=3.5%+0.75%条件下,MnZn铁氧体的损耗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温度和Po2=0.75%时差不多,都比Po2=1.9%时减小了 10℃。还有用较大粒径的粉体制备的MnZn铁氧体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Bs和损耗都得到显著地改善,用较小粒径的粉体制备的MnZn铁氧体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Bs和损耗没有明显改善。此外用较不同粒径的粉体制备的MnZn铁氧体材料所需要的CaC03的最佳添加量是不同的,用较大粒径的粉体制备的MnZn铁氧体材料需要添加较多一点的CaC03。干燥的工艺能够影响添加Li的MnZn铁氧体材料的损耗的温度特性。过长的干燥时间使锰锌铁氧体材料损耗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温度点向高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