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纸制品、纺织品及洗涤剂等产品中以提高产品的白度和光泽度。有报道指出,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涤液或纸制品,会导致皮肤上荧光增白剂的残留。这些荧光剂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血液系统受损、甚至导致细胞变异等,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餐具洗涤剂等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监管,并制定了相关规范与标准。然而,在日用护肤化妆品及面膜等产品的卫生规范中均未明确禁止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也未出台相关的标准检测方法。一些不良商家在美白面膜中恶意添加荧光增白剂等化学物质,以达到一敷即白的效果,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本论文正是着眼于研究美白类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方法,对相关机构加强化妆品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综合考虑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及市场使用情况,选择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荧光增白剂作为研究对象;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适用于分析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液相色谱检测条件,建立了同时测定美白面膜中7种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主要包括: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中,采用了超声萃取技术,通过单因子实验优化了提取溶剂及其用量以及超声萃取条件。得到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15 mL乙腈为提取溶剂,30℃超声提取20 min。在HPLC-FLD检测方法的研究中,本论文考察了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及柱温等条件对7种组分分离度和响应值的影响,最终选择了以甲醇-2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0℃时经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在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30 nm进行测定,实现了7种荧光增白剂在38分钟内的同时测定。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71~0.18 mg/L,定量限为0.12~12.24μg/g,加标回收率为93.62%~115.87%,相对标准偏差为0.43%~5.40%。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美白面膜中荧光增白剂的监测分析,可为我国相关检测机构对市售美白面膜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