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背景下的组织客户市场营销逐渐从传统以产品和市场为中心的营销方式转变成以组织客户为中心的关系营销,而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客户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在深入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以对外出口的民营中小企业和欧洲组织客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剖析了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客户忠诚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主要基于三方面:第一,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亟待改善。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容纳了较大部分的就业人口,这些企业因为自主盈亏,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忽略了适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第二,企业社会责任审核的国际贸易组织市场门槛不断提高。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外组织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期望和要求逐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度而更新升级,从简单的满足产品质量即可到要求遵守外国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第三,国际贸易组织市场向关系营销转变。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质量趋同,产品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而产品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过往以产品和市场为中心的普通市场营销方法逐渐转换成以维护组织客户关系为核心的关系营销方法。这就要求供应商以组织客户为中心,想方设法地采取措施促进和维护外国组织客户的忠诚。以上三个方面的现实研究背景让本研究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实用性。
学术界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B2C个体消费者营销理论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在将近40年的时间内市场营销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B2B组织市场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领域,基于顾客视角方面的实证研究是相对比较少的,而基于国际贸易视角的B2B组织市场的研究更加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来说,目前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都是基于主观数据的研究,或者是有关于上市企业的客观数据研究,因为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数据不公开,所以很少有关于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基于客观数据的。因此,基于客观数据,开展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将会弥补现有研究不足。
基于上述背景,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B2B的视角,以中国中小型对外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始终旨在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是否对组织客户忠诚有影响;第二,如果有影响,那么其具体影响机制是怎么样的;第三,现有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履行现状如何?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探讨企业CSR作用机制,通过对欧洲组织客户的问卷调查,一共致电欧洲客户300家,收集问卷数据111份,收集中国供应商有效问卷数据101份,通过SPSS23.0和AMO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探讨中国供应商企业CSR实践的现状及其层级,通过对BSCI企业社会责任审核报告的扎根分析,本次抽取有关中国供应商的尚在有效期的BSCI审核报告92份,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上述报告进行定性的分析与研究。上述2个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发现,具体如下:
第一,中国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显著影响欧洲组织客户忠诚。供应商在企业CSR实践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执行水平和表现水准的,其匹配的欧洲组织客户具有较高的忠诚度。这就说明,欧洲组织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CSR实践是比较看重的,中国供应商企业的CSR会对欧洲组织的忠诚度有显著影响,中国供应商企业的CSR执行水平越好,其对应的欧洲客户的组织忠诚度会更高。
第二,组织客户信任中介了CSR实践与组织客户忠诚的关系。在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正向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过程中,组织客户信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组织客户信任作为基本的中介路径。较高的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水平显著影响组织客户信任,较高的组织客户信任又会进一步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
第三,企业规模和转换成本分别起了调节作用。在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显著影响组织客户信任的过程当中,供应商企业规模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对组织客户信任的影响越大,也就是说,企业规模越大,供应商企业的CSR实践越能促进欧洲组织客户形成信任。同时,在组织客户信任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的过程当中,转换成本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转换成本越高,组织客户信任对组织客户忠诚的影响越大,换而言之,欧洲组织客户的转换成本越高,其对中国供应商的信任越能促进其形成对中国供应商的忠诚度。
第四,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根据经济利益嵌入度分为3个层级。基于BSCI审核报告的13个维度,可以将企业CSR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利益止损、形式参与和利益侵蚀。其中,利益止损主要指法律强制规定或存在潜在经济损失风险的项目,包括禁用童工、反对歧视、保护环境和职业安全等内容;形式参与主要指没有经济成本产生、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或程序保证,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冲突的一类项目,包括员工参与权益、员工申述自由、就业保障和商业道德等内容;利益侵蚀主要指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成本和经济利益冲突的项目,包括员工的薪资福利、加班超时等内容。
第五,供应商对待不同层级CSR实践的行为模式具有差异。由于CSR的三个层级与供应商的经济利益嵌入度不同,所以供应商企业对待三类CSR实践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不同。具体来讲,首先,对待利益止损型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必须为‖;其次,对待形式参与型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尽量为‖;最后,对待利益侵蚀型的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尽量不为‖,事实上,利益侵蚀型CSR也是供应商企业履行最差的一部分。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填补了国际贸易组织市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CSR方面的理论研究空白;其次,构建了清晰的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对出口组织客户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最后,探索性分析了中国中小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层级、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此外,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经营者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也提出了本研究的一些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主要基于三方面:第一,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亟待改善。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容纳了较大部分的就业人口,这些企业因为自主盈亏,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忽略了适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第二,企业社会责任审核的国际贸易组织市场门槛不断提高。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外组织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期望和要求逐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度而更新升级,从简单的满足产品质量即可到要求遵守外国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第三,国际贸易组织市场向关系营销转变。国际市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质量趋同,产品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而产品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过往以产品和市场为中心的普通市场营销方法逐渐转换成以维护组织客户关系为核心的关系营销方法。这就要求供应商以组织客户为中心,想方设法地采取措施促进和维护外国组织客户的忠诚。以上三个方面的现实研究背景让本研究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实用性。
学术界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B2C个体消费者营销理论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在将近40年的时间内市场营销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B2B组织市场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领域,基于顾客视角方面的实证研究是相对比较少的,而基于国际贸易视角的B2B组织市场的研究更加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来说,目前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都是基于主观数据的研究,或者是有关于上市企业的客观数据研究,因为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数据不公开,所以很少有关于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基于客观数据的。因此,基于客观数据,开展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将会弥补现有研究不足。
基于上述背景,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B2B的视角,以中国中小型对外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始终旨在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是否对组织客户忠诚有影响;第二,如果有影响,那么其具体影响机制是怎么样的;第三,现有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履行现状如何?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探讨企业CSR作用机制,通过对欧洲组织客户的问卷调查,一共致电欧洲客户300家,收集问卷数据111份,收集中国供应商有效问卷数据101份,通过SPSS23.0和AMO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探讨中国供应商企业CSR实践的现状及其层级,通过对BSCI企业社会责任审核报告的扎根分析,本次抽取有关中国供应商的尚在有效期的BSCI审核报告92份,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上述报告进行定性的分析与研究。上述2个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发现,具体如下:
第一,中国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显著影响欧洲组织客户忠诚。供应商在企业CSR实践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执行水平和表现水准的,其匹配的欧洲组织客户具有较高的忠诚度。这就说明,欧洲组织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CSR实践是比较看重的,中国供应商企业的CSR会对欧洲组织的忠诚度有显著影响,中国供应商企业的CSR执行水平越好,其对应的欧洲客户的组织忠诚度会更高。
第二,组织客户信任中介了CSR实践与组织客户忠诚的关系。在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正向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过程中,组织客户信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组织客户信任作为基本的中介路径。较高的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水平显著影响组织客户信任,较高的组织客户信任又会进一步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
第三,企业规模和转换成本分别起了调节作用。在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显著影响组织客户信任的过程当中,供应商企业规模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对组织客户信任的影响越大,也就是说,企业规模越大,供应商企业的CSR实践越能促进欧洲组织客户形成信任。同时,在组织客户信任显著影响组织客户忠诚的过程当中,转换成本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转换成本越高,组织客户信任对组织客户忠诚的影响越大,换而言之,欧洲组织客户的转换成本越高,其对中国供应商的信任越能促进其形成对中国供应商的忠诚度。
第四,供应商企业CSR实践根据经济利益嵌入度分为3个层级。基于BSCI审核报告的13个维度,可以将企业CSR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利益止损、形式参与和利益侵蚀。其中,利益止损主要指法律强制规定或存在潜在经济损失风险的项目,包括禁用童工、反对歧视、保护环境和职业安全等内容;形式参与主要指没有经济成本产生、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或程序保证,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冲突的一类项目,包括员工参与权益、员工申述自由、就业保障和商业道德等内容;利益侵蚀主要指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成本和经济利益冲突的项目,包括员工的薪资福利、加班超时等内容。
第五,供应商对待不同层级CSR实践的行为模式具有差异。由于CSR的三个层级与供应商的经济利益嵌入度不同,所以供应商企业对待三类CSR实践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不同。具体来讲,首先,对待利益止损型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必须为‖;其次,对待形式参与型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尽量为‖;最后,对待利益侵蚀型的CSR实践,企业的行为态度是―尽量不为‖,事实上,利益侵蚀型CSR也是供应商企业履行最差的一部分。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填补了国际贸易组织市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CSR方面的理论研究空白;其次,构建了清晰的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对出口组织客户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最后,探索性分析了中国中小供应商企业CSR实践层级、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此外,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经营者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也提出了本研究的一些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