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出行压力不断提升。为了解决出行难问题,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青岛作为全国性旅游城市,城市地铁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地铁修筑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节约建设成本、保证项目安全有着重要作用。论文首先介绍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概况,总结施工事故类型,包括塌方事故、火灾事故、管线事故和机械事故,在此基础上阐述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论文分别基于规范标准和事故统计对工程施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而构建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因素体系。该体系共包括三层,一层包括人员风险、环境风险、机械风险、材料风险和制度风险;二层包括12个子风险,分别属于第一层风险;三层包括37个子风险,分别属于第二层风险。在构建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因素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结果处于较低水平,从评价结果来看项目施工风险总体可控,但也需要加强控制。最后,本文在风险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人员风险、环境风险、材料风险三个方面提出项目风险控制措施,同时提出三方面的风险控制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信息一体化保障,最终实现对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以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为研究内容,构建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施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丰富了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理论,同时为我国地铁施工企业在对地铁项目进行施工风险管理时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28例的资料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足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办法是为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在网络基础建设的不同阶段对网络
目的分析X线、CT和MR对于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患者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X线、CT
众所周知,CO2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少CO2排放不仅是除极少数国家外的全球共识,而且是能源与环境管理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但是在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