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我国出现了中国独特的高校科技上市公司,一方面引导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另一方面引导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方向。头顶“名校”和“高科技”两顶光环,高校概念股一度在中国股市翻江倒海,让多少人爱恨交加。本文从介绍高校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着手阐述了我国高校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高校产业前几年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原因,以及目前我国高校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的领头羊正面临着产权不清、后继乏力等诸多问题。
而作为名校中的名校----清华大学,孵育的第一只清华上市公司----清华同方,一直作为高科技和高校上市公司的龙头股,其发展速度让人惊异,也让很多人雾里看花看不清楚。本文从基于资源看待公司的观点来分析清华同方这个公司,基于资源的观点与行业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它同样依靠经济方面的推理。它将实力与资源视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并且取决于三种基本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需求(公司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稀有(能否轻易被模仿或替代,是否持久)以及专用性(谁掌握利润)。
本文从资源的角度分析了这家公司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旅程,对公司第一个和第二个5年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分析出清华同方公司这几年来是如何利用公司资源建立并保持业务部门的竞争优势,以及它们如何得益于所选市场的吸引力。并对公司继续高速发展提出了诸多疑问,对这些疑问作了积极的探究,经过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看法。有关高校产业公司经营分析,国内甚少文章,论述也较为零乱。作者希望本文相对系统的论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有更多的管理人员来作进一步的研究,共同努力促进我国高校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