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中医认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痰内伏于肺,遇外邪诱发导致哮证。西医认为是由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Th2)等炎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的主要因素,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风寒束表、痰热内阻证)设置治疗组(服用加味定喘汤)与对照组(服用咳喘宁片),并对其患者症状、体征的综合表现,以及中医主症与次症的积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EOS计数、IgE测定及痰量的变化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及研究。方法:通过选取50例(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风寒束表、痰热内阻证)的患者,均属于湖北省中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中医主症与次症的积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EOS计数、IgE测定及痰量的变化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予以加味定喘汤(麻黄15g、蝉蜕10g、白果9g、苏子10g、款冬花10g、杏仁10g、桑白皮10g、黄芩10g、半夏10g、茯苓10g、甘草6g,水煎剂,日一剂,每剂分2次服完,每次200m1)治疗,对照组予以喘咳宁片(由哈尔滨泰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3022125,主要成分是桔梗143g,猪胆汁38g,甘草143g,苦杏仁霜38g,麻黄214g,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治疗,两组病人均以一周为一疗程,服用两个疗程后,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表现以及肺功能、峰速值、动脉血气分析、EOS计数、IgE测定及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其疗效。结果:经过本课题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给药加味定喘汤)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给药喘咳宁片)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得知P<0.05,提示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主症与次症的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6%与72%,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量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EV1与IgE测定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P<0.01),表示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绝对优于对照组;PEF、FVC、PaO2、PaCO2、EOS计数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在中医宣肺降气,清热化痰治则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医伏痰内停,蓄于肺窍之内因,治疗组给与加味定喘汤,其主要功效为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并具有通过抑制机体免疫、解痉、祛痰、消炎、使支气管舒张、气道通畅,对治疗支气管哮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照组给与喘咳宁片,其主要功效是止咳平喘,并用于内素有里热,外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喘病。两组患者同时服用所选药物,但治疗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加味定喘汤比使用喘咳宁片剂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