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场和公园逐渐成为群众健身的主要场所,它既具有环境优势,又具有展示性强、易参与的特点,对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和济南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状况从行为因素、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旨在发现目前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对目前开展的活动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总结,使市民对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有更清楚和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开展。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行为因素、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 (2)北京市广场体育活动参与主体呈老龄化倾向,自发性组织占主体地位,市民参与意识比较强;济南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组织方式呈多元化,市民参与意识不强,物质因素还不能满足参与者的需求。 (3)北京市与济南市在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主体的年龄、参加活动频率和活动开展的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对环境的态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4)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的发展特点主要有:①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越来越科学化。②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发展过程具有曲折性。③活动参与者越来越平民化、民主化。④活动内容地域差异性逐渐缩小。 (5)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价值包括:①和谐价值。②互动价值。③娱乐价值。 (6)目前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存在的以下问题:①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健身指导员相对匮乏。②市民对参加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观意识还不强③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健身设施不够完善。④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⑤盈利性组织的介入。 (7)解决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存在问题的策略①提高市民参与广场锻炼的主观意识②完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③提高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管理组织的公共服务水平④完善广场中的器械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