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三个支系Y-SNP多态性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黎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聚居在海南岛,黎族根据方言、生活习俗、文化特征及体质学上的差异分为五个支系:美孚黎、本地(润)黎、杞黎、侾黎、加茂黎。关于黎族各个支系的起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我们选取了黎族3个支系群体:美孚黎(Meifu),本地(润)黎(Benti),杞黎(Q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引物PCR毛细管电泳扫描分型和链式扩增产物酶切长度特异性(PCR-RFLP)法两种基因分型技术,对205例样本Y-DNA的10个Y-SNP位点:M175、M95、M119、M88、M110、M122、M134、M7、M117、M121进行基因分型,将所得单倍群分布频率与其他相关群体资料进行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黎族群体共检出5种单倍群,其中H9和H11所占比例很高,在三个支系中二者总和分别均超过了80%,特别是H11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群体。主成分分析中三个支系聚合紧密。单倍群分布频率与主成分分析支持美孚黎,本地黎,杞黎三个支系有共同的父系起源,和百越族群关系密切。研究证实,海南黎族三个支系的祖先是从百越族群的先民中分化出来,而且分化年代比较久远,进而发展分支。本研究通过黎族三个支系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阐明了黎族三个支系部分父系遗传结构,并通过结合相关资料,对黎族三个支系的基因源流进行初步探讨。黎族三个支系无疑都是百越后裔,具有共同的父系起源,北部湾沿海地区可能是孕育他们共同祖先的摇篮。研究为黎族三个支系的起源及相互间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确实而直接的遗传学证据,是对基于语言学、考古学、人类体质学等黎族群体研究的有力补充,结果有助于黎族整个群体起源、迁徙、进化的研究。同时,研究中积累的黎族人群DNA信息也为疾病相关分析、流行病学等医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遗传背景资料。
其他文献
远远望去,在成片的庄稼地包围中的沧县中学,隐在层叠的树影中。走进校门,迎面教学楼上,“厚德启智,心怀天下”几个端凝的大字便映入眼帘。图书馆前面的两株姊妹杨树叶摇曳,粗壮的树
研究背景:奥沙利铂(Oxaliplatin OXA)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化疗药,主要用于睾丸、卵巢、子宫颈、结肠和前列腺癌症的治疗[1]。但很多化疗患者在接受OXA治疗后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冷触痛是OXA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最特异的症状[2,3]。OXA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极大限制了OXA的临床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7月27日,作为第三届黑龙江行旅游产业及属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首届“夏之梦”中俄青少年美术交流周活动在黑河市如期开幕,来自中俄两国十地的青少年们相聚云端,以画会友,进一
期刊
目的: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和汉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上还是在高盐诱导的继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上,亦或是两者结合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上均发现淋巴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前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