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大样本的变应原检测及分析,明确本地区常见变应原,绘制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分布图,分析变应原种类与地域相关性,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17例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检测,测定变应原,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变应原阳性率进行分析。1517例疑似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皮肤变应性疾病、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咽炎及过敏性紫癜,其中过敏性鼻炎及皮肤变应性疾病占有重要比重,对其变应原分布及特点重点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检测阳性率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17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中1031例(67.96%)为阳性反应,其中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依次为户尘螨970例(63.94%)、树木花粉Ⅱ812例(53.53%)、杂草花粉769例(50.69%);主要的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坚果类879例(57.94%)、海鲜类866例(57.09%)、肉类781例(51.48%)及海水鱼类778例(51.29%);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阳性患者中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的比例依次为61.79%、56%、34.79%。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儿童组与成人组有统计学意义,与14-18岁组无统计学意义,14-18岁组与成人组有统计学意义。食入变应原阳性率:1-13岁组与成人组有统计学意义,与14-18岁组无统计学意义,14-18岁组与成人组无统计学意义。过敏性鼻炎及皮肤变应性疾病患者中各种变应原分布特点与大连地区总的变应原分布特点相吻合。结论:导致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吸入变应原中,屋尘螨及花粉占主要地位,应重点防治;食入过敏原中海鲜类及海水鱼类占有重要比重,这与大连地域明显相关,需尤其重视,据此检查结果,应该适当扩大海鲜类及海水鱼类变应原种类的检测范围,使之更有利于临床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测率有差异,低年龄段患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说明儿童成年之后变应原可能会有所减少。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