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和5-H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通道电流和膜电位的影响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q446395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观察黄体酮(Progesterone)和5-羟色胺(5-H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肌条和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和膜电流的作用。 方法:急性分离豚鼠结肠平滑肌肌条和单个平滑肌细胞。采用TD-112S型等张传感器测量肌条收缩与舒张的幅值、频率,并用细胞Axopatch 1-D或EPC-9膜片钳检测钙依赖钾通道(BKCa)、钙通道(Ca2+-L)电流和膜电位的影响。 结果:1.64.8μmol·L-1黄体酮可抑制结肠纵行平滑肌肌条的收缩(0.1792g±0.0873g,P<0.05),而低浓度的黄体酮可抑制环行平滑肌肌条的收缩,其效应呈剂量依赖的趋势(162pmol·L-1,0.2360g±0.1578g,P<0.05;1.62nmol·L-1,0.4332g±02111g,P<0.01;3.24nmol·L-1,部分肌条完全抑制,P<0.001)。细胞实验中黄体酮可抑制BKCa的幅值约65%±17%(P<0.01),而灌流液含5μmol·L-1的尼卡地平(Nicardipine)时抑制的作用不明显。2.10μmol·L-15-HT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① 外源性刺激的AP峰值下降至60%±7.3%(n=7,P<0.001),快速复极时间由47.53ms±4.88ms下降为22.96ms±4.65ms(n=7,P<0.001)。② RP从-68.4mV±-3.6mV(n=11)下降为-18.2mV±-2.5mV(n=7,P<0.001)。③ 从-60mV去极化至+60mV时的细胞BKCa升高27%±12%(n=8,P<0.01),而电极内液含10μmol·L-1肝素时则没有影响(2.2%±3.1%,n=5,P>0.05)。④ 从-60mV去极化至0mV的钙电流增加(23%±7%,n=7,P<0.01),而电极内液含10μmol·L-1肝素时则没有影响(2.5%±3.1%,n=7,P>0.05),细胞外液加入5μmol·L-1尼卡地平(Nicardipine)仍能抑制钙电流(79.3%±5.1%,n=3,P<0.01)。 结论:1.高浓度黄体酮对结肠纵行和环行平滑肌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主要抑制环行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机制与黄体酮减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有关。2.5-HT主要通过IP3途径作用于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① 可增加钙电流和使细胞去极化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② 使静息电位下降和细胞内外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差减小,从而降低AP幅值。③ 兴奋BKCa电流促进AP快速复极。
其他文献
1.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为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临床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静脉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3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探讨其关键耐药分子机制:β-内酰胺水解酶及主动外排机制,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参考。方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在不同时间内对兔肠的去粘膜作用,探讨一种新的去粘膜方法。 方法:将40只大白兔随机分4组,每组10只,手术游离15cm空肠,保留该肠段血供,肠吻合恢复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