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NO<,3>溶液对兔肠去粘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在不同时间内对兔肠的去粘膜作用,探讨一种新的去粘膜方法。 方法:将40只大白兔随机分4组,每组10只,手术游离15cm空肠,保留该肠段血供,肠吻合恢复肠的连续性。除A组外,对其余三组(B、C、D组)游离肠段分别给于2% AgNO3溶液30min、5% AgNO3溶液10min、手术剥除肠粘膜处理,分别测量各组游离肠段在内压为14cmH2O时的容量(是正常兔膀胱在排尿瞬间时的充盈压平均值,游离肠段在内压14cmH2O时的容量可以间接反映肠膀胱充盈状态下肠壁的顺应性)。各组于第8周末处死取游离空肠,测定其容量,制备HE染色、PAS染色及masson’s trichrome(马松三色)染色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分析。 结果:8周末HE染色显示:A组肠粘膜完整。B组肠粘膜、粘膜肌层部分缺损,部分再生粘膜下无粘膜肌。C组肠粘膜完全缺失,肠壁表层覆盖着一层由大量纤维素、炎性细胞、坏死组织构成的假膜。D组无粘膜层,粘膜下层由瘢痕组织替代。PAS染色显示:A组全部阳性,B组部分阳性,C组、D组无阳性染色。马松三色染色显示:A组、B组、C组肠粘膜下层无明显胶原纤维增厚,D组有明显胶原纤维增厚。胶原纤维沉淀指数同A组比较,B、C组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D组明显增厚,P<0.01。各组术中和术后8周游离肠容量的比较:A、B、C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AgNO3溶液有去肠粘膜作用,5%AgNO3溶液10min处理肠段可以完全去除肠粘膜,无显著纤维化,无显著肠管挛缩,对肠膀胱成形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1.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为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临床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静脉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3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探讨其关键耐药分子机制:β-内酰胺水解酶及主动外排机制,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参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