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奈达、纽马克、卡特福德等人认为,语言对比和语义分析等手段有助于译者获取双语转换之间的等值。因此,本文尝试借助语义关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纵向的语义聚合关系和横向的语义组合关系,从语义关系的角度评析小说《喜福会》的翻译,以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作用。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结合《喜福会》文本展开分析和讨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差异的,其中语义关系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在语义关系、成分分析法等语言学基础和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等指导下,本文将具体解答以下研究问题。1.英语语义关系和汉语语义关系的异同点是什么?这种比较是否有助于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2.从语义关系角度看,小说《喜福会》的词汇有什么特点?译者是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3.语义关系在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中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演绎法、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假设:将语义关系运用于翻译实践,有助于译者进行语义分析,准确理解原文,从而选择恰当的译文表达。第二,由于国内外在本课题上的研究不多,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前期研究,有关概念显得不成熟,所以本文的研究必须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分析数据后提出自己的发现和见解。第三,翻译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指导翻译实践,不为设定翻译标准,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翻译现象,因此本文是从现有的翻译现象出发,对翻译活动进行描述与解释,从而进行翻译批评和评价。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三点结论。第一,语篇中的词语存在着语法和意义上的联系,包括语义聚合和语义组合关系,后者会带来语义同化现象。当某一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时,整个语篇的语义关系可能会随之改变。第二,通过从不同语义关系角度评论小说《喜福会》的翻译,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时一般都能考虑到对原文,特别是文化负载词,进行语义分析,但有些时候译文失去了原文的某些意义和特点,比如原文中一些近义词、反义词所起的强调作用。第三,在翻译实践中,语义关系理论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字意义和形式特点,而在翻译批评中,语义关系理论可以用来描述翻译行为,从而对译文的文字和形式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