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参照《现代儿科治疗学》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育研究会儿科分会制定的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将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咳嗽颗粒治疗,对照组静脉点滴注射用乳糖酴红霉素,观察两周,对比各症状(发热、咳嗽、咯痰、憋喘、咽痛、头痛、胸痛)、体征(啰音)、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X线,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副反应.实验研究:1、采用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法研究咳嗽颗粒的解热作用.2、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咳嗽颗粒的抗炎作用.3、采用二氧化硫刺激法研究咳嗽颗粒的止咳作用.4、采用气管段酚红排泌法研究咳嗽颗粒的化痰作用.5、通过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研究咳嗽颗粒活血化瘀的作用.6、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咳嗽颗粒治疗剂量有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认为痰瘀互结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病机,首创了涤痰通瘀的治疗原则,并对应用活血化瘀的时机加以探讨,提出了肺炎早期即采用涤痰通瘀的治疗大法,能有效的防治瘀血的形成并使已成的瘀血得以消散,截断病理上的恶性循环和提高治疗效果.实验研究为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屯理论依据及安全保障.本研究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
目的:探讨温润养血冲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以及对肺泡灌洗液TNF-α及血清TGF-β的影响.临床研究方法:以特发性肺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