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参照《现代儿科治疗学》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育研究会儿科分会制定的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将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咳嗽颗粒治疗,对照组静脉点滴注射用乳糖酴红霉素,观察两周,对比各症状(发热、咳嗽、咯痰、憋喘、咽痛、头痛、胸痛)、体征(啰音)、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X线,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副反应.实验研究:1、采用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法研究咳嗽颗粒的解热作用.2、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咳嗽颗粒的抗炎作用.3、采用二氧化硫刺激法研究咳嗽颗粒的止咳作用.4、采用气管段酚红排泌法研究咳嗽颗粒的化痰作用.5、通过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研究咳嗽颗粒活血化瘀的作用.6、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咳嗽颗粒治疗剂量有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认为痰瘀互结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病机,首创了涤痰通瘀的治疗原则,并对应用活血化瘀的时机加以探讨,提出了肺炎早期即采用涤痰通瘀的治疗大法,能有效的防治瘀血的形成并使已成的瘀血得以消散,截断病理上的恶性循环和提高治疗效果.实验研究为咳嗽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屯理论依据及安全保障.本研究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