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疗效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血管栓塞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的改变,评估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时提供一个有效且安全的剂量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2例,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15mg/天组30例,利伐沙班.20mg/天组30例,华法林组32例,三组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三组均记录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凝血酶原时间改变的情况。结果:(1)三组间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外周血管疾病史、血肌酐清除率、INR值、CHA2DS2-VASc积分、HAS-BLED评分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三组抗栓塞疗效的比较:利伐沙班15mg/天组和利伐沙班20mg/天组分别发生下肢动脉栓塞1例,华法林组发生2例栓塞事件,包括1例脑栓塞事件和1例下肢动脉栓塞事件,三组均无肺栓塞、心脏附壁血栓、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三组间在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安全性比较:三组间在颅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利伐沙班15mg/天组在胃肠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利伐沙班20mg/天组及华法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15mg/天组在牙龈出血发生率、泌尿系出血发生率上与利伐沙班20mg/天组及华法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20mg/天组与华法林对比,在胃肠道出血事件、牙龈出血事件及泌尿系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NR值及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服药后三组INR值均达标,且均较服药前有明显差异(P<0.05),服药后三组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但华法林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15mg/天、利伐沙班20mg/天和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都具有良好的抗凝疗效,但利伐沙班15mg/天组发生胃肠道出血事件明显低于利伐沙班20mg/天组和华法林组,利伐沙班15mg/天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中更加安全。
其他文献
1.目的 观察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急性期两侧额叶、丘脑、小脑、下丘脑rCBF的动态变化及额叶、丘脑、小脑细胞形态学变化;评估川芎嗪对上述变化的干预作用,为临床脑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临床治疗是世界难题,自体神经移植是金方法,但会造成供区神经损伤。通过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人工神经的种子细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公诉案件被害人以当事人的地位,但法律没有对被害人出席法庭问题作出规定,这不利于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笔者试从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独立性、实
自从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以来,H.pylori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现在认为H.pylori是慢性胃炎的主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β-珠蛋白基因缺陷性疾病药物基因治疗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体系,从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以及mRNA水平探讨丁酸盐对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为进一步阐明丁酸盐药物基因治疗作用机制打下基础,从而为新药的筛选和开发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对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和K562细胞株两种体外模型的分别研究,选择其中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采用联苯胺染色定性技术,研究药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