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诗归》文艺思想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的竟陵派,是一个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的文学流派。这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规律所决定的。钟惺作为竟陵派的代表人物,也有着他独特的文学特点和美学思想特征。本文打破以往对钟惺文学思想研究均是站在古代文学的角度这一现象,从文艺美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钟惺的作品和思想,以挖掘出更有深意的思想内涵。其中,主要是从钟惺对求古人真诗的执着并超越当时社会现实的方面进行意义延伸。在重新审视钟惺文学观点形成的背景并寻找其历史规律的过程中,站在文艺评论的角度突显出钟惺美学思想中与众不同的执着与超越所在,即在俗世中平衡不自由的“身”与自由的“心”之间的关系最终寻求到精神世界中不变的“真”。以此,力图更加完整地阐释出钟惺的美学思想,为钟惺以及竟陵派的研究添转加瓦,并开拓出一个全新的空间。本文共分三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研究钟惺美学思想的全新视角与意义。第一章主要从钟惺与明末党争的关系入手,分析明末时局对钟惺的影响,在充分把握钟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探索钟惺“幽深孤峭”文风形成的深层原因。站在文艺评论的角度上,揭示出以钟惺为代表的竟陵派文风产生的历史规律与其自身特点。第二章首先将钟惺的美学思想与时间相近的前后七子与公安派进行充分的比较,了解钟惺对前人思想精华与糟粕分别吸收和抛弃的原则,从而得出文化净化的历史规律。这是钟惺一直提倡的求古人真诗的深层原因,回到“以古人为归”上来。在此规律的基础上,引发出如何学古的思考。从诗的本质出发,展开对诗题材的自由性与独特的语言特点的研究,总结出钟惺对“诗言志”的理性把握。然后再从钟惺在《诗归》选评的特点方面分析钟惺主“灵”且“厚”这一选诗宗旨,充分分析他在选编《诗归》中体现的美学思想。最后辅以理论与实践之间必定存在差距这一规律,全面把握钟惺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特点。第三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就是围绕“真”、“正”、“心”等字眼展开的。在对真善美作出全面体悟的基础上,回归到超越的主题。即精神世界所具有的强大的超越力量,而其强大的魅力就在于在俗世中追求精神的圆满。结语部分,统筹全文,重点强调从新的视角中所探索出的钟惺美学思想的巨大价值。
其他文献
1温度黄瓜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营养生长,也影响着花的性型分化。在适温范围内,低温促进雌花分化。白天给适龄黄瓜低温,也促进雌花分化,但不利于光合作用。所以主张
1.1 病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嫩梢、新梢、花蕾和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出现淡绿色至黄色水渍状小斑点,并相互连
印度尼西亚国会今年2月通过一份法案,要求任何针对国会议员的调查必须先征得国会道德委员会批准才可启动,不尊重国会或国会议员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新法在这一东南亚国家
报纸
中国法学在知识谱系上基本归属于大陆法系,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法治实践和法学理论的勃兴,受德、日影响甚巨而犹少法国法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法国法律文献的翻译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联合硝冰散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髓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区别。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收治的下肢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