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美林公司被收购,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相继倒闭,仅2009年已有100多家银行倒闭,次贷危机还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扩展到全世界。欧洲,亚洲多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方案,但经济还是不可避免的衰退,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外贸型企业大量倒闭,农民工大量返乡,经济增长面临严峻考验。一场本为美国自身的次贷危机使全世界经济限于泥潭,由此可见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本文既是在此背景下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讨论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VaR模型是否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度量。基于市场风险度量的VaR方法已成为众多金融机构风险测量的重要工具和主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风险的定义、种类及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的演变和国际间达成的重要共识。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Va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对该模型补充和改进的方法。接下来对样本的股票价格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计算出收益率并画出分布图,由图像看出只有高盛集团的收益率分布最接近正态分布,比较适合于VaR模型的假设条件,因此我们继续使用VaR模型来测量高盛集团的市场风险。在计算波动率方面我们采用的是EWMA模型,以期比较准确的反映每日波动率的变化,根据得出的VaR值,我们发现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VaR模型出现比较大的偏差,不适合作为经济危机时期风险度量的工具。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的结论,本文选取了高盛在2005年1月3日至2006年12月30日波动率较小的股价数据,采用相同的方法,结果显示VaR模型很好的预测了市场风险,完全可以作为风险测量的工具。由此我们可以从实证分析中得出: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而金融模型的使用条件是相对不变的,在模型的使用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本文采用简单直观的VaR方法而舍弃绝大多数文献采用的复杂的数学模型,一是因为简单的方法更让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二是复杂的模型面临很大的模型风险,实际结果可能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精确;三是复杂的模型常常给人以主观上精准的印象,容易使管理者盲目乐观、忽略潜在的风险。事实上绝大多数信用事件都是内部控制出了问题或监管不严格造成的,因此我们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要从更大的层面上去理解,要着重从金融制度的安排上去化解风险。本文以次贷危机下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本文最后与类似的文献工作做了一些对比,总结经验和不足,在以后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