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风险研究——以贷款行为为中介变量的实证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行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治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球频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更使得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后,全球普遍对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制度进行监管,试图通过控制高管薪酬水平,在提高经营绩效的同时降低银行风险。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面临着委托-代理问题,管理者目标与股东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管理者行为有可能损害股东利益。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群体,具有高负债、高风险、不透明、严监管、多利益相关者等特征,银行高管在决策时难免会寻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方案,同时有可能通过决策为个人谋求私利,这均使得商业银行委托一代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与论证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影响银行绩效与风险,以及是否通过银行贷款行为这一机制传导这种影响。在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出发,通过分析高管薪酬激励与银行贷款行为、银行绩效、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构架本文的研究路径。随后的实证研究以2003-2011年49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与银行贷款行为、银行绩效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银行贷款行为存在普遍的影响,且高管薪酬越高,商业银行绩效越好,不良贷款率越低。实证结果验证了银行贷款行为的中介作用,其中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贷款比例及拨备覆盖率是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是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银行高管在薪酬激励下,会通过减少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比例和提高拨备覆盖率来实现银行绩效的提高及银行风险的降低。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深化改革之路,充分发挥高管薪酬激励对提高银行绩效和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并关注银行贷款行为的中介作用,尤其是关注房地产业的贷款比例以及拨备覆盖率。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以及独立董事制度,加强贷款审核及动态风险评价,并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降低行政干预,使商业银行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其他文献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的经济发展与落后低效的金融体系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者们在探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之谜的过程中,商业信用的普遍使用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自从阿根廷债务危机爆发,对于债务问题的探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2000年至今,中国外债不断增长,引起了高度关注。探究中国外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