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享雍是川东乡村成长起来的作家,他有着四十余年的乡村生活经验和农事生活体验。长期以来,他将目光投至于自己深爱的故土——巴渠大地,通过对熟悉乡民的形象塑造,对故乡山水和人情百态的描摹,记录乡村改革历程,探索乡村未来的可能性。《乡村志》是贺享雍2009年开始构思的一部以农村变革为题材的多卷本长篇小说,2012年第一卷《土地之痒》出版后便引起文学界众多评论者的关注,同时也标志着贺享雍的创作步入一个新阶段。本文即以贺享雍的系列小说《乡村志》为蓝本,以四川作家的方志意识传统为切入点,从其乡村世界的呈现、叙事策略以及叙事价值几个方面对贺享雍乡土小说作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贺享雍小说的创作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结合多位评论家的论述及自己的思考,对“方志意识”进行阐释。
第二章论述在方志意识的影响下,贺享雍对川东乡村世界的多维呈现。具体而言作者分别从川东独特的世俗文化景观、与时代同步的乡村变革书写和乡村人物的命运关照来建构起川东独特的地理空间。通过对他笔下乡村世界挖掘,还原贺享雍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
第三章主要探寻《乡村志》为乡村立“志”所采用的表达策略。四十余年的乡村生活经验不但让他有着内置的乡村视点和辩证乡村立场,对乡村人物的说话方式和方言土语也是极为熟悉。并且贺享雍深受四川方志传统影响,将志书中的地方性知识和创作手法都恰到好处的融入到作品中。
第四章探讨在乡土文学视野下贺享雍乡土叙事的价值及不足。贺享雍的超越性一方面体现在他对乡村问题进行了多向度思考,挖掘“历史之手”在农民身上留下的难以言说的伤痕。另一方面,作家突破了地域书写的限制,以“贺家湾”书写中国故事。同时他的书写还超越了以往乡土作品比较单一的文化启蒙立场,重新唤起现实主义的力量。农民身份的坚守,对乡土文化的执着是贺享雍创作的一大亮点,但在某些方面也羁绊了作者的探寻脚步。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贺享雍小说的创作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结合多位评论家的论述及自己的思考,对“方志意识”进行阐释。
第二章论述在方志意识的影响下,贺享雍对川东乡村世界的多维呈现。具体而言作者分别从川东独特的世俗文化景观、与时代同步的乡村变革书写和乡村人物的命运关照来建构起川东独特的地理空间。通过对他笔下乡村世界挖掘,还原贺享雍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
第三章主要探寻《乡村志》为乡村立“志”所采用的表达策略。四十余年的乡村生活经验不但让他有着内置的乡村视点和辩证乡村立场,对乡村人物的说话方式和方言土语也是极为熟悉。并且贺享雍深受四川方志传统影响,将志书中的地方性知识和创作手法都恰到好处的融入到作品中。
第四章探讨在乡土文学视野下贺享雍乡土叙事的价值及不足。贺享雍的超越性一方面体现在他对乡村问题进行了多向度思考,挖掘“历史之手”在农民身上留下的难以言说的伤痕。另一方面,作家突破了地域书写的限制,以“贺家湾”书写中国故事。同时他的书写还超越了以往乡土作品比较单一的文化启蒙立场,重新唤起现实主义的力量。农民身份的坚守,对乡土文化的执着是贺享雍创作的一大亮点,但在某些方面也羁绊了作者的探寻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