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作物最终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病虫害进行早期监测,及时进行科学防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关键。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方法主要通过实地目测手查的手段观察有无病虫害发生及其危害程度,虽然这种实地调查法已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方法需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取样的范围和样本量有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作为一种快速监测手段已经被运用到农作物生长监测与产量估算等诸多方面。本文在介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1遥感监测中的"同谱异物"和"异谱同物"现象严重,2病虫情指标遥感监测预报模型适用性差,3多重于研究,少面向应用等等。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思考,如:1综合运用多源遥感信息数据,2改进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报模型,3建立基于遥感监测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平台等等。希望在注重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报研究的同时,能进一步强化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进而提升区域农作物防灾减灾的信息化监测与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