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援外培训项目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contr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援外培训工作,不仅可以彰显中国在推动共建美好世界中的大国责任担当,也可以促进良好环境外交的建立。科学合理地开展援外培训风险识别,对有效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出援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15个风险类型并进行分级,按照风险等级筛选出主要风险点,对应风险点聚焦相关管控措施,并将其归纳为制度管理、安全预防、团队建设三个措施类别,并提出若干风险管控综合建议。
  [关键词] 援外培训;风险点;管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援外培训是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的简称,是我国对外援助八大方式之一[1]。生态环境领域的援外培训工作,对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以大国担当推动共建美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良好环境外交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指援外培训主要是针对来华的发展中国家官员的研修培训。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援外培训事业快速发展,援外培训项目数和人数大幅增长,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提高培训项目管理及风险管控能力,对讲好中国故事,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借鉴学习其他项目承办单位在组织开展援外培训中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措施,笔者依据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质量和安全风险的有关要求,采取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援外培训风险要素进行风险识别与管控措施专项调查,分析在实施援外培训项目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工作实际,总结提升援外培训项目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
  问卷共设计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风险类型15题,及相对应的防控措施15题,有效问卷共回收55份。总体上,受访人员均是全国各行业富有经验的援外培训管理与教学工作人员。
  一、援外培训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一)援外培训项目风险分级
  结合我中心近年援外培训实施情况及商务部2020年有关援外培训项目质量和安全风险自查的要求,聚焦归纳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15个风险类型,分别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协助招生、日程设计、师资安排、翻译人员、培训教材、外出考察、接送机和中转、食宿安排、材料报送、后续跟踪、档案管理、人身财产安全、群体性事件。根据援外培训项目风险类型对培训实施影响程度进行矩阵量表分析:


  (二)援外培训项目主要风险点筛选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涉及到中、高级风险的10个项目类型的60个风险点中,将受访者选择主要风险点比例在50%以上的作为划分标准,筛选出26个主要风险点,即中高级风险点,如表1所示。
  二、援外培训项目有效性风险管控措施聚焦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对应中、高风险等级的10个项目风险类型中共有65个管控措施,70%以上受访者选择风险等级较高的项目类型所对应的管控措施共15个,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制度管理(有82.55%受访者选择该项,包含提高援外培训费用标准、招生单位在招生时事先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黑名单”制度、来华前体检、建立完善的援外培训制度等要点)、安全预防(有82.55%受访者选择该项,包含日程安排适合、准确接站、行李超重、购买保险、开展安全教育等要点)、团队建设(有78.91%受访者选择该项,包含加强兼职师资库建设,丰富师资储备,稳定培训管理队伍、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培养好翻译队伍和年轻团队等要点)三个主要管控措施范畴。
  三、援外培训项目风险管控综合建议
  基于对以上有效性风险管控具体措施的分析与归纳,我们从制度管理、安全预防、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风险管控的综合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培训管理工作
  健全援外培训管理体制,完善援外培训制度,逐步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体制机制。建议项目主办单位统筹协调,制定符合新时期援外培训政策、项目规划、管理办法、实施标准、监督评估,推进培训改革。加强招生管理工作,提高招生针对性准确性,推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驻外机构及当地政府推荐招生等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严格筛选学员[2]。
  (二)培训安全预防优先,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处置流程。注重事前预案风险分级与评估、资源分析、应对措施、上报流程的编制,强化项目实施人员风险管控与应急知识的教育培训,开展必要的预案演练。加强事中对受援国学员安全教育宣讲工作,规范学员在华纪律,提升学员异国他乡风险防范意识。充分掌握学员身心健康情况,及时为学员购买意外保险。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培训工作质量
  提高项目实施人员、翻译、师资团队政治站位,加强外交政策、外事纪律、礼仪和涉外安全知识学习,将项目实施团队打造成一支具有国家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外交意识的专业管理队伍,以提升援外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项目实施团队年轻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提升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紧跟当前国家政策形势的基础上,做好学员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加强优秀师资库建设,选择专业、具有国际知识背景且通晓外语的教师优先授课。遴选优秀翻译人才并建立翻译人才库,保障工作质量,较高水平地完成援外培训管理协调工作[3]。
  四、结语
  在2020年全球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如何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如何适应新的要求,援外培训工作既面临机遇,又有挑战。当前,我们更应该认真总结,分析研判项目风险,开展项目实施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理预案,提升援外培训项目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降低援外培训实施风险,确保援外培训风险总体可控。
  参考文献:
  [1]國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Z].2011.
  [2]褚敏.新时代我国援外培训的挑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4):59-68.
  [3]刘红,曹建华等.中国援外培训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3(1):63-66.
其他文献
摘要:直面两个“问卷”,引发教育思考,呼唤建设“幸福学校”。通过温馨校园愉悦教师身心、“和合”机制促进专业发展、人文关怀提升幸福指数,努力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家园。  关键词:幸福学校 温馨校园 “和合”机制 人文关怀  一、直面“问卷”,呼唤“幸福学校”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播放过一个报道,讲述的是记者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新闻,采访者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虽有被众多
摘 要  如何把握教育惩戒的实施边界,是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关键所在。可以从实施对象、实施意图和实施程度,揭示教育惩戒实施边界的具体体现,进而分析体罚、变相体罚、侵权等典型越界惩戒行为,提出教师把握教育惩戒实施边界的基本策略,即: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以法律规范为底线,以教育道德为支撑,以教育规律为根本遵循。  关 键 词  教育惩戒;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边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摘 要  学习者身份是学生个体身份与社会文化身份的综合标签。通过自主建构与社会形塑的张力,建构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道德学习之中。教育惩戒能为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中的批判与反思创造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的对话交流平台与教学情境,具有塑造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的价值。而道德学习者身份作为道德文化标志,也能为学生教育惩戒的相关实践提供内源性动力。  关 键 词  
摘要:本文阐述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艺术,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疏导教育、张弛有度等方面。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践行上述管理策略和艺术。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策略 艺术  班主任工作不仅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管理。  一、从爱出发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说:“教育直面着人的生命,这种社会活动通过生命来提高生命质量,是最能体现以人为
摘要:近些年,中职学校开始进行智慧校园建设,也开始逐步重视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很多学校已经逐渐把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到学生资助信息化管理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多年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实践,针对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资助 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子身份认证、手机移动支付、在线学习、无人驾驶汽车、电子政务等各个领域得到广
摘要:班主任作为最基层的学生管理者,必须要在具备责任心、爱心和信心的前提下,真心实意地为学生付出,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才能把班级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方法  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但必须承认的是,中职生的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时间及纪律观念不强,这些都给
工伤保险的办理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对职工个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当下工伤保险管理政策不管是研究还是具体实施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是企业的灵魂,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共青团组织是青年的群众组织,是连接青年和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各高校的公共课,应通过在课堂上的高质量教学,运用细节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作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文学和语言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从而鼓励学生多阅读作品,达到增强学生文学修养的教学目的,真正起到公共课程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细节阅读 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研讨,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