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可以这样理解,要消除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我就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体会。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思想政治课中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分为科学技能、情感态度、行为实践三个方面,其实质是知、情、行的统一。从科学技能的目标而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课堂上做到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教学中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优化的教学目标,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即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知识老师就不用再费精力去教,学生存在疑惑弄不懂且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在课上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话语权、展示权、操作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德国一位学者曾经把知识的吸收与情境的创设比喻成盐和美味的浓汤,把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让你吞下去,你会觉得这是强人所难,但如果给你一碗美味的浓汤,将15克盐放入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很乐意享用。他告诉我们,在政治课堂中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它能使许多枯燥难懂的观点、理论变得容易接受,能使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水平,恰当运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技术、讲故事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找到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提出观点,说出感受,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通过情境展示,原本枯燥并离学生很遥远的政治生活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教师对所有问题都包办代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开发,使自主学习成为空谈。《基础教育工作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这一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正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初中生处于少年时期,有很强的好奇心、好胜心,对于任何问题都想问个“为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总想弄个明白。课堂讨论满足了学生这一心理要求,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讨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气氛中加深对课程观点、原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牢牢记在心里。
  组织课堂讨论给学生的讨论时间一定要充分。时间太仓促,学生的讨论就不能深入开展,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就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就没有争论的焦点与激烈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气氛不会活跃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精讲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去除顾虑大胆发言,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喜悦,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四、引进课堂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教学艺术自身的激励和鼓舞功能,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少年儿童,他们有得到尊重、理解鼓励、信任帮助的欲望,这种欲望能唤起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从中发现最值得学习的部分,给予表扬、鼓励和认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意识,而成就意识越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就越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第一次成功的体验,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成功的强烈愿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经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学习,深入思考,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摸索出更好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运动员竞赛离不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成员的共同参与,世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更多项目的国内国际大赛日益频繁,比赛场上场下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复杂。我国裁判员的水平关系着我国体育竞赛质量,关系着我国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状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已成为体育强国,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具备一支不论从数量上、年龄结构,还是在等级层次上都充足的高水平裁判队伍。所谓高水平裁判,也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职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健康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本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必然要面对一群特殊教育客体——体育素质薄弱生。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分别对大学入学体格健康检查标准进行修订,明确了高等学校在招生体检方面的责任、对体弱病残学生的关爱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一些先天或后天患
1.排球战术意识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一种自觉进行的心理活动,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活动。战术意识表现于比赛的全过程,如果运动员的意识不明确,便很难做到与同伴默契配合,个人也容易失误。由此看来,战术意识直接影响着技战术在场上实施的效果。比赛时参赛双方经常是处在对立统一体中,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必须创造一切可能的进攻机会主动进攻,并使进攻战术
“校本”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本。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材料对适应本校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可以完全创新地自主选择、整合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校、教师在教材选择上务必要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那么在新课标引领下,体育教学应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示范动作一直是既传统又直观的一种教学方法。体育老师通过具体的示范,将每一个动作要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对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因此好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学习要点落实到各个动作中,化抽象为形象,寓教于乐,提升学习效率。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做好示范动作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学示范动作的目的要明确
体育课与文化课相比较,其教学目的及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体育教学目标:它除了要实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外,还要实现运动技能目标和增强体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体育科学锻炼知识的传播,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还要培养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身体素质。它是一门以身体运动实践为主的教学科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男生天性好动,大多数男生在室外体育课上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积极、活跃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所以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利用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艺术2 1项目”则更好地将“阳
网页设计发展至今,已经使用DIV+CSS布局的Web2.0标准,DIV+CSS布局方法有别于传统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中的表格(table)定位方式,它可实现网页页面内容与表现相分离,使网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