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探究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除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之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微课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微课加深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与掌握。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其中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主要是指,生物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从现象中探究生命的律动,帮助他们构筑生命现象背后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框架,逐渐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以生命观念为核心的世界观,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生命的视角去观察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理性思维主要是指,在构建了生物相关基础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结合相关基础知识,推理或分析出一些新的生物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科学探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带领或指导学生探究课本之外的生命现象或规律,进而开阔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一些生命现象原理。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中包含的社会责任,进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鉴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实验知识。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是高中理科中的一门学科,在理综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小,导致生物课时较少。但是,生物考试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为了在较少的课时内教授较多的知识,教师将很多生物实验都安排成了理论知识讲解,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极具意义的生物实验。
  此外,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及一些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因素,不少高中开展的为数不多的生物实验也是教师先演示整个实验过程,然后学生效仿教师,从而达到快速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这样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直接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发展,无法体现高中生物实验的真正价值。
  三、微课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微课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讲解知识,从形式上足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如在教学“微生物的应用培养和应用”时,由于课时限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直观地展示出微生物的世界,甚至可以录制微生物每天的变化,将其剪辑成更简短的微课,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生长的认知与理解。
  其次,微课可以有效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有关基因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型、实验型和混合型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基因的基础知识。
  最后,微课突破了生物实验的时空局限性。如因为课时、器材、场地和一些突发的不可抗因素等导致无法开展生物实验,教师便可通过微课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2.微课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如人教版生物教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主要涉及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内容,教师如果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则需要耗费学生大量的课时和精力,所以很多生物教師仅将该实验的相关理论结果讲解一遍,并没有开展实验教学。鉴于此,教师可运用微课教学,开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等实验后,将其录制成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进而给他们呈现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将微课应用于在课前预习、疑难解答、扩展延伸、复习总结等方面均产生积极意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应对变革,转换教学思路,采用更多有效方式,助力学生掌握生物知识。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申报号:WW2019_3211。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同属教育,当然有它们的共同点;性质不同,各自的特性与追求应该不同。混淆两类教育的基本特性,偏离职业教育的基本追求,也就不成其为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区别于普高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与追求是什么?本文将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与追求做一些探索。  职业性: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突出职业特点,学习成为一种职业的需要。  实践性: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强调实践主线,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先进的科技被逐渐引入教学。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积极地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把微课作为一种专门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大连市烹饪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教师对微课的使用和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制作 亟待解决 调查报告  大连市烹饪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的培养对象是16岁左右,即将面向社会的烹饪专业技术型的学生。下面,笔者针对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以及学
“燕子矶”,这个网名很多老师都知道。凭江临风,观浪听涛,燕子矶飞渡长江,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而他正如那块巨石般,淡定从容,却又姿态坚毅,永不言退。1974年到2009年间,从一名南京一中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从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成长为一所职教名校的校长。他以自己坚持、开拓、率先的巨石精神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跨越。  他就是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原金陵职教中心)的校长——姜峻。  
摘要:英语公众演讲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技能,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将“英语公众演讲”与大学英语教学充分融合,以达到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本文从突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强调演示演讲的重要作用、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纳入“英语公众演讲”的全过程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通过“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
摘要:生物是初中生学习的基本学科,也是理科生必须掌握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生物课程含有大量需要背诵的知识点,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理科生要想取得高分并不容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初中生物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针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启
随着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拥有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能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理解知识,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
新闻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序言里写道,“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职业教育”专章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江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更是将“提高质量”作为五大工作方针之一——这说明,至少在当下十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中,“质量”是当仁不让的关键词。  现实状况同样验证了决策者们的眼光和敏锐。当前令人
自2009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后,如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抓实抓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成为职教德育工作的战略重心。2009年11月10~12日,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场会在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召开,会议由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举办,来自全省130多所职业院校的260多位德育工作者参加,省职社处处长马斌作了题为《让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创设探究情境,提供问题支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下面,笔者以鲁科版第十二章第四节《电流的测量》一课为例,探讨了通过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  一、案例背景  《电流的测量》是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中第四节的内容,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基础知识、常见电路元件符号,了解了串联和并联电路,所以本节课的第一部分,即通过观察电路中灯泡亮度的不同
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很难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很多教师根本就不注重阅读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没有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