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现代构造与湖盆演变

来源 :湖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区是东南地洼区北段和华中地洼区交接处的一个地洼盆地。自白垩纪形成以来,经历次构造运动,沧桑更替。第四纪全新世早期曾为河网化平原。至19世纪后期,主要因为断裂构造活动,使长江向南分流注入洞庭,低处盈水成湖,洞庭湖进入新的盛衰演变阶段。 根据不同年代的卫星遥感图象解译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现代洞庭湖区的构造运动是块断差异升降运动。该区在先期多次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裂,在现阶段活动多转化为具张性特征的断裂。其中北北东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向3组断裂控制湖盆的基本格局,而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则制约湖盆内部的隆坳分布。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复合对盆内隆坳的控制尤其明显:东部北北东向断陷带与南部近东西向断陷带复合控制南洞庭横岭湖深坳陷;中部掀斜坳陷区与南部近东西向断陷带复合控制南洞庭万子湖深坳陷;东部北北东向断陷带与北东向断裂复合,于其复合断裂下降盘控制东洞庭湖中深坳槽;西部块断隆起带与南部近东西向断陷带复合使西洞庭目平湖萎缩。
其他文献
通过对闽南地区“非遗”旅游现状的分析,从“非遗”自身资源禀赋的角度出发,采用计量分析模型对闽南“非遗”吸引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闽南“非遗”旅游开发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在防范食品安全犯罪 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家向风险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中国更应恪守传统刑法的罪责主义,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