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标记脂肪干细胞(ADSCs)并用于活体内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从SD大鼠的脂肪组织中以0.1%Ⅰ型胶原酶消化提取脂肪干细胞,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分子的表达;使用成脂、成骨定向诱导液诱导分化,并以油红O、茜素红染色鉴定.QDs标记细胞,评估不同浓度QD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机 构】
: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标记脂肪干细胞(ADSCs)并用于活体内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从SD大鼠的脂肪组织中以0.1%Ⅰ型胶原酶消化提取脂肪干细胞,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分子的表达;使用成脂、成骨定向诱导液诱导分化,并以油红O、茜素红染色鉴定.QDs标记细胞,评估不同浓度QD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移植的标记细胞.结果 原代ADSCs经24 h培养大多数细胞贴壁呈梭形和三角形,CD44、CD90阳性表达,CD31、CD34、CD45阴性表达,能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QDs标记的AD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胞质中呈现明亮的红色荧光,标记后10d仍能检测到较强的荧光信号且细胞生长良好.活体成像系统能检测到经门静脉移植的ADSCs.结论 脂肪干细胞易于分离和培养,并迅速扩增,生物学特性稳定;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QDs标记ADSCs用于移植干细胞示踪是可行的,荧光稳定且信号强,组织穿透性强、标记效率高。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IκB激酶β(IKKβ)小干扰RNA(siRNA)对耐替莫唑胺(TMZ)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IKKβsiRNA增敏耐药细胞TMZ化疗的机制.方法 构建人胶质瘤耐药细胞株TR-U251和TR-LN2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0 μmol/L IKKβ siRNA转染组、低浓度IC20 TMZ治疗组以及50 μmol/L IKKβ siRNA+ IC20 TMZ联合治疗组,流式细胞
由于成熟脊髓有限的再生能力,脊髓损伤(SCI)常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缺损.过去的10年间,基于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得到极大关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生能力有限且损伤后的环境不适宜细胞生长.因此,细胞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方法补充损伤诱导的细胞及组织缺损.许多细胞类型在SCI移植治疗中得到研究,但其中不少并不能分化为CNS固有的细胞表型起到替代作用.现对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等来治疗
肾癌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肾癌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复发转移.研究结果显示钙蛋白酶小亚基-1(Capn4)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3].本研究旨在探讨Capn4在肾透明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40例2005年至2008年在我院手术的肾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肾组织,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RCC。
目的 观察ALX4基因、增生性息肉蛋白基因(HP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IGFBP3)同时出现甲基化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Methylight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200例胃癌患者ALX4、HPP1和IGFBP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3个基因联合检测同时出现甲基化表型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24.158(7.248 ~31.611),P<0.01];与患者淋巴结
目的 检测通过颈动脉注射人骨髓间质细胞(hMSCs)移植趋向小鼠脑胶质瘤.方法 分离培养hMSCs,检测其CD73、CD105和CD90的表达;分析U87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体外hMSCs迁徙的作用,测定U87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通过颈动脉注射移植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MSCs,观察其向裸小鼠U87脑移植瘤模型趋向及肿瘤新生血管的生
目的 观察维生素E(vitamin E)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家兔分为3组(12只/组).模型组,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 μg/kg,24h后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共3次,间隔24h/次.vitamin E组,同模型组方法造模,同时饲以vitamin E[0.6 g/(kg·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4周和6周,分批
目的 检测微小RNA(miRNA,miR)-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NTT)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NA-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自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30例患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远端非瘤正常甲状腺组织,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14 ~ 73岁.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术中取材,
目的 比较二维导航与三维导航系统在经皮骶髂空心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并结合两种导航系统优点找到一种更简便、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共41例行经皮骶髂空心钉固定的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C3组,A组在二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手术固定;B组在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手术固定;C组在二维导航系统辅助下打入空心钉导针,术中进行3D C臂机扫描验证后行空心钉固定.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与药物对头颈部复发转移癌止痛效果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0例头颈部复发转移癌性疼痛患者,其中头颈部放疗后复发者9例,术后及放疗后复发者9例,术后复发者2例。随机分为粒子组10例,支持组10例。粒子组以CT病变作为参考靶区,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采用活度为1.31×10^7~2.96×10^7 Bq(0.3~0.8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3(SRC-3)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SRC-3基因在94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分析SRC-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RC-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3% (52/94);相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则较少见SR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