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的国际化战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camea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稳居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自上世纪末国家大力改组民用航空公司以来,民航的国际化战略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中国民航的国际化战略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居民的商务、休闲国际航空客运需求增速迅猛,但这一增长中的很大比例是由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的航空公司供给的。
  中国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相对偏弱,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以知名国际航空公司为例,德国的汉莎航空每天有6个航班直飞上海,卡塔尔航空每天也有6个航班从多哈直飞伦敦。比较而言,我国的国航、東航、南航则基本上每天分别只有1个航班飞到法兰克福、伦敦或欧洲其他主要城市。
  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国内旅客运输量已跻身全球前列,但国际旅客年运输量刚超过1000万人次,而全球排名国际旅客运输量前10位的航空公司,年运输量最低的也达到了2500万人次。
  此外,与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相比,我国航空公司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机队规模小,飞行员、空乘人员国际化程度低,管理部门国际化能力低,运营成本高等。就航空服务质量而言,我国的航空公司和这些国际一流航空公司也有巨大差距。
  与此同时,我国主要航空公司的地理布局不利于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带动下的航空服务需求。三大航空公司的枢纽机场都位于东部沿海,适合东南亚和大洋洲至东北亚、北美的航班,但不适宜作为飞往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枢纽。
  推动民航业的发展是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着力于部门内部的协调发展,还要着力于部门外部的协调。国家推动民航发展的“看得见的手”还有很多进一步的政策和战略选项。
  例如,可以尽快对国内主要高铁线路提速,通过高铁部门的供给侧结构调整来推动民航部门的供给侧改革。如果将目前5小时左右的高铁运行时间缩短到4小时左右,将对民航改革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空铁联运为民航国际运输更便捷地输送旅客;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结构性调整可以引导国内航空公司更积极地向国际市场进取,避免躲在国家保护的国内市场里。
  国家应通过统一的政策工具将现有的三家主要国有航空公司做大。在规模、能力、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接近、达到或超越阿联酋航空等国际领先的航空公司。
  可以以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中的两个城市为枢纽,新组建两家大型航空公司,尽快达到国际领先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以西部城市为枢纽的航空公司,在开拓飞往中东、南亚、中亚、欧洲方向的国际航线上,将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可以为国内和东亚、东南亚、大洋洲乘客飞往上述地区提供中转航班方案。另一方面,一些东部航空公司,例如厦门航空、海南航空公司等,可以考虑在西部地区组建新的枢纽,占据开拓国际航线的优良地理位置。
  国内几家主要航空公司目前地域分割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上海到世界主要城市如伦敦、纽约、悉尼的直飞航班,只由一家航空公司提供。为了改善市场竞争,国航应该积极开发以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为起点的航线、特别是国际航线,而东方航空应该积极开发北京、广州等城市始发的国际航线。
  与此同时,要在航空公司中大力推进管理人才和飞行员的国际化。大型国有航空公司要引进具有欧美、中东主要航空公司工作经历和可认定的绩效的管理人才,直到总经理级别。这有利于我国航空公司尽快在管理方面增加核心竞争力。
  民航是当前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不少国家有完整的国家战略、产业政策来扶持本国航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建议国务院出台《加快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发展的意见》,建立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资委、中航工业等在内的部级协调机制,制定综合性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规划,完善产业政策工具。要花2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全球领先的民航产业,需要强有力的部门和机构,在规划、战略、融资和发展等方面给民航业长期有力的支持。
  国际民航协会预测,到2034年全球航空旅客将达70亿人次。预计2030年中国民航运输量将达15亿人次,成为全球航空第一大国。中国民航如果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将占领更大比例的国际旅客运输份额,成为全球民航业的佼佼者,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本文与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方瑞丰合作完成)
其他文献
今年,中國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意味着一个希望的破土而出,迎来了一个奇迹的发生;而对于个人而言,这40年则意味着命运的转折,以及半生的砥砺前行。  在这组文章里,我们采访了7位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用思想和行动记录了改革年代的勇气和魄力,辛酸与挫折,梦想和荣耀。  对于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如此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
随着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所谓“贸易战”不打了。对此无需大喜过望,更不能志得意满。  有人说,中国最困难时期也能够自行研制出“两弹一星”,最终让美国人重回谈判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全球第一,综合国力也非常强,区区贸易摩擦,又算得了什么?  此话差矣。俗话说,忍痛易,忍痒难。最近,摩擦又一次给了我们“痛”感,是关于国家安全的“刺痛”,是关于知识产权和制造业升级的“灼痛”。正因为突如其来的“痛
北京网友近日反映,公交车上的免费网络16WiFi突然“不灵了”。其实,就我这个通勤族而言,就从来没登录成功过,就是瞧着手机屏幕不停地转呀转上不去的状态。  凡是公共的永远是低效的——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通常都有这种感觉。但北京的公共WiFi并非计划经济,而是有公司运营的。记者随后联系到运营公司工作人员,对方解释说,因资金问题,16WiFi于今年6月初在北京范围内暂停使用,是否恢复还需看后期融资情
也许是基辛格作为一个善于和专制政权打交道的马基雅维利式权力运作者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著名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把基辛格描绘成一个理想主义者更能另辟蹊径,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然而这似乎是一个不太容易成功的努力,因为人们常常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一个理想主义者固然是可敬的,但似乎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  在《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中,尼尔·弗格森从基辛格的学士论文一路说起,讨
“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战略,如果要有生命力的话,最终要依靠市场力量  中国“新四大发明”正在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方式。    这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的一项调查,在“一带一路”地区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中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其中“最想把中国的什么东西带回祖国”的提问,得票最多的是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留学生们甚至把它们定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这些打上了中国烙印的科技创新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副会长乌杰教授的系统哲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特别是经济体制、城市管理、企业改革方面已得到很好的应用,展阅他的新书《系统美学—— 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发现他的系统哲学研究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系统美学。  在美学中,至少在中国现代美学中,有许多不同的学派。第一个学派认为美是客观的,与审美者的感受毫无关系;第二个学派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人的主体审美感受,与事物的客观结构毫无关系;第三个
记者手记  某天,编辑向我“扔”来一条有关深圳多所名牌大学同时开建的消息,那里面有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名字,它们都宣称要建“深圳分校”。我明白编辑的意思,想做一个类似“深圳高校大跃进”的报道,我对此也很赞成。但是,当这个选题真正开始操作之后,却发现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采访对象,几乎都对深圳在高教事业上的雄心赞不绝口——他们不仅包括已在深圳办学的大学分校校长等直
风刮起来,乌云在头顶翻滚。山脚下,不知谁在用苏格兰风笛演奏那首《奇异恩典》:“昔我迷失,今归正途。曾经盲目,重又得见。”  6月的爱丁堡,气温只有12度。这里没到北极圈,但是纬度已经很高,夜已经深了,天边却还一片明亮。夜幕笼罩古城,触不到天边那一缕光明。  老城区著名的“皇家一英里”大街两侧,密布着许多弯曲的小巷。黑褐色的古老建筑影影绰绰,一支“寻鬼队”正在其间行进。此行的目的地,是玛丽金小巷——
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著有《宏观经济看得懂》  最近,提请人大初次审议的个税修正案公布了。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向着综合征税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在的修正案中,原来分类征税的工薪所得、劳务所得和稿费(其实也是劳务所得)等合并在一起征税。这是一件好事。本来个税就应该是综合征收。我们的互联网技术都已经那么发达了,有什么理由不能实现综合收入征税呢?这是欧美国家N年前就完成的任务啊。  不过,有点儿
我一直说,此生幸运,是在还年轻时,亲历了80年代的文学革命;是在还年富力强时,又亲历了一个媒体崛起的时代。  王蒙说:“你要做文学编辑,还是到《人民文学》吧。”我就随他回到东四八条,亲历了《人民文学》辉煌的1985、1986年。最好的主编王蒙  王蒙用了一年半时间过渡,才慎重推动了1985年《人民文学》耀亮整个文坛的效果。  1984年的《人民文学》基本立足于与他年龄相近的五六十年代作家:从维熙的